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張宇: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不應對立,而應相互促進、共同發展。>>詳細
“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不應對立,而應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張宇說。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各有所長。我國國有企業多數規模龐大、總體實力雄厚、擁有較強的技術優勢和國際競爭力﹔民營企業則具有機制靈活、創新意識強等優勢。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將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局面。這既有助於二者在交融中取長補短、發揮更大優勢,也有利於平息“國進民退”還是“國退民進”的爭論,通過多種所有制的共同發展,最終實現“國民共進”、“公平競爭”,打造更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大企業。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所長
趙昌文:國企改革涉三層面,須把宏觀的"管資本"和微觀的"管企業"結合起來>>詳細
從國有經濟層面,深化改革的重點在於:要在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的前提下,按照“服務於國家戰略目標”和“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優化國有經濟布局。
從國有企業層面,深化改革的重點在於:繼續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由此可見,國有企業改革必須把宏觀層面的“管資本”改革和微觀層面的“管企業”改革結合起來。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首先是“健全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當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也不僅僅是企業層面的問題,不少都與相關黨政部門有關,包括選人用人機制、薪酬體系、考核評價機制等。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
劉瑞:下一步國企改革不是要“一家獨大”>>詳細
在21日舉行的“部委微博開放日”活動上,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表示,到2020年,絕大部分國有企業實現股權多元化,除少數特殊領域外大部分國有企業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企業,國有資本可以根據需要實施絕對控股、相對控股、參股,也可以實行優先股、黃金股等形式。這也是繼18屆三中全會召開后,國資委首次公開對“國企改革”熱點問題進行解讀並且“定調”下一步改革路線。
劉瑞認為,在競爭性領域,下一步國企改革不是要“一家獨大”,而是要著力構建一個與民營企業共贏發展的機制,把競爭者變成合作者。
北師大公司治理與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高明華:三大不同類型國企,其改革應分類進行>>詳細
不同類型的國有企業屬性不同,目標不同,在市場經濟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這就要求國有企業改革應該分類進行。分類改革的思路,既強調了國有企業的盈利性,又兼顧了國有企業的公共性,這對於國有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對於國民福利的提高,是非常現實的路徑選擇。
第一,公益性國有企業。公益性國有企業的作用是直接提供公共服務,而非盈利。嚴格來說,把這類企業稱之為“企業”是不合適的,因為企業給人的感覺就是“賺錢”,這與該類企業的宗旨不符,因此,這類企業最好定位為特殊法人。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
張卓元:國資委一直都是管企業為主,今后需要以管資本為主。>>詳細
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方面,這一次也有很多新的重要的提法和舉措,比如說,要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要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組建若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支持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現在國資委一直都是管企業為主,今后需要以管資本為主。這是比較重大的一個職能的轉換,也標志著國有企業改革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這和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相一致的。
有企業改革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完善國有資本的經營預算制度,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交公共財政的比例,而且明確提出到2020年提高到30%,這些錢要更多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這方面回應了廣大老百姓的訴求。
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發生了深刻變化,國有經濟總體實力不斷增強,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國有企業需要進一步解決的體制、機制、結構和歷史遺留問題仍然很多,需要充分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推進改革。
【本期編輯: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