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许耀桐:中央巡视具有示范引领的榜样作用>>详细
“巡视制度由来已久,也是反腐倡廉的一种有效手段与方式。”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说。早在1996年,中央纪委根据十三届六中全会关于派出“巡视小组”的要求,制定“巡视制度试行办法”,并据此派出巡视组,开展巡视工作
许耀桐同时表示,这次巡视具有示范引领的榜样作用。当然,做好反腐倡廉工作,还要采取其他手段,提高源头防治水平,提前设防,动员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加强日常监督,建立立体全面反腐网络,使反腐倡廉工作日常化、常规化、常态化、制度化。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
李永忠:如何有效地覆盖到市及县是巡视组要破解的难题>>详细
今年是中国建立中央巡视制度的第十个年头。2003年8月,中央巡视组正式成立。运行10年后,今年8月27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提“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对于当初的制度设计,李永忠解读称,“部长与省委书记相比,省委书记的确更需要监督。用巡视来监督省委书记”。
李永忠认为,今后,巡视机构空间、地域的覆盖面会更大,“现在的巡视组只是中央和省(区市)两级,如何有效地覆盖到市及县,是巡视组要破解的一个难题。在时间上,要把目前临时性的巡视,和定点巡视结合起来,而不是过好几年才轮到一个省去巡视一次”。
北航廉政研究中心主任
任建明:目前的巡视制度亟待进一步改进>>详细
北航廉政研究中心主任任建明说,中央巡视制度是纪检体制改革的一部分。10年前之所以设置中央巡视制度,是当时纪检双重领导体制的前提下,割断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利害关系,破解“同体监督”的问题。我国地方纪检部门隶属于同级党委,易引发“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问题。
任建明认为,目前,纪检体制仍存在同体监督的难题,因此亟待进一步改进巡视制度。“比如,如果有些严重问题没有发现,巡视组是否也要担责?巡视报告能否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这些最好能在法规中明确”。
中央党校教授
张希贤:中央巡视将定期不定期相结合>>详细
中央巡视组,只有检查权,没有处理权。他们巡视后,一旦发现问题,谁的问题向谁反馈。在巡视组临走之前要形成系统的意见,反馈给省委或者部委党组,这些部门要针对此拿出整改意见。另一方面,中央巡视组回京后,要向中纪委汇报,中纪委再拿出意见。此外,省委或者部委党组整改后的情况,还要再回馈给中央巡视组。
汇报之后,中纪委还要调查讨论,因为巡视只能到发现问题的阶段,解决问题还要依靠中纪委和中央组织部,而且一旦发现重大腐败问题,调查归口、立案等等还要分属不同的部门来处理。一般每年都有定期巡视。同时,根据中央掌握的情况,中组部和中纪委将不定期安排巡视。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周淑真:巡视组公布联系方式具有标志性意义>>详细
“巡视组公布联系方式,包括值班电话、邮箱等,有利于单位、个人充分反映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周淑真说,这显示了党中央对反腐倡廉的坚强决心,具有标志性意义,对于将来反腐败的巡视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周淑真认为,巡视制度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将反腐倡廉工作提到一个新高度。巡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即使没有发现问题,也对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起到好的作用。
“当好‘千里眼’,找出‘老虎’和‘苍蝇’”,本轮中央巡视开始前,中纪委书记王岐山提出了这一要求。新一轮中央巡视工作开始“鸣金收兵”,各界在期待增加巡视工作的透明性,获得很多“老虎”和“苍蝇”的线索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中央巡视工作的推进。
对查出的问题敢亮剑,形成强大威慑力,让后继贪念频出的官员打消念头,不敢伸手;勇挥剑,让出现问题的官员得到法律的严惩,斩掉危害社会和群众的“毒瘤”。 【本期编辑: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