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
刘尚希:要以公共风险管理眼光看财政改革>>详细
财政结构调整有一种“三角困境”:第一种观点要求大规模减税,认为宏观税负太重,妨碍经济的增长;第二种观点认为公共服务不够,要保障民生,强调大规模增加民生支出;第三种观点是对地方性债务的关注,要求控制赤字。
“三角困境”,其实就是风险的权衡和比较的问题。财政作为一个政策工具,不能仅仅从自身的角度来考虑,应该从公共风险的角度来考虑。目前,应当从宏观调控转向宏观管理,宏观管理侧重于全局、整体和长期,应该是一种常态,而不是等到问题暴露出来了才去解决问题。宏观管理强调的是从预防的角度来考虑,而宏观调控更多的是从有问题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如果说没有这种思维,财政的“三角困境”就没有办法化解。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陈甬军:新型城镇化关键看财税改革>>详细
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很重大的问题就是进行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还有财税制度改革。现在的财政体制是以土地为中心的城市化模式,是互为因果的。所以今后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考虑1994年分税制以后划定的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这样才能解决改变城市化的模式,以土地为中心的模式转到以人为中心的模式上来。
安置一个农民工要10万块钱,财政需要进行部分支出,当然完全靠地方财政解决不了问题,农民工自筹一部分,社会自筹一部分,来解决农民工的安置问题。只要把家安下来,就可以创造服务需求,在住房、家政服务等方面创造新的需求,这才是最大的内需所在,而财税改革则是实行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应有之意。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贾康:“营改增”倒逼财税体制改革,未来要推进资源税、房产税等改革>>详细
从近中期来看,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至少包括这样几方面:进一步通过“营改增”改革,消除服务业发展的重复征税因素,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分步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积极研究推出环境税改革,理顺基础能源、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对节能降耗形成长效杠杆机制。适时扩大房产税改革试点,构建地方税体系。推进个人所得税分步走向“综合加分项扣除”模式的改革,即把工薪收入之外的其他收入也综合纳入超额累进税率的调节范围,并针对家庭赡养负担等因素的不同情况作出专项扣减。积极推进省以下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释放经济发展潜力。
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周立群:财政改革要重视民主财政方向>>详细
在我国,财政改革曾经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点火器”,未来也可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金钥匙”。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共同的经济理性是作为上层建筑的理性政治的基础,政治民主在经济理性的引导和约束下,才能走上理性选择的轨道,才能真正体现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在当代中国,人民共同经济理性应该也必将主要通过财政民主的过程产生、发育和发展,通过财政民主的过程表达、修正和反馈。在这个意义上讲,自下而上地建立和推行民主财政的体制和机制,由点而面地逐步形成更广泛的财政认同,是当代中国通往理性政治民主的必由之路,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持续性的重要工程。
财税改革,既有加法,也有减法,未来既要做好“加减法”,也要做好制度设计。新一轮财税改革,不仅仅囿于“营改增”,房产税、资源税、个税,甚至红利税,有的正在操作,渐次论证后有待扩大推广范围,有的已“张弓搭箭”。这些,都将成为未来财税改革的重要“抓手”
【本期编辑:万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