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战略研究部副研究员
张茉楠:十八届三中全会金融改革将是“重头戏”>>详细
十八届三中全会金融改革将是重头戏,而新一轮金融改革的突破口和方向将是提高金融配置资源效率以及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国拥有庞大的金融资产存量,然而,结构错配和方向错配不仅导致金融资源配置的扭曲,也产生了大量不良资产、闲置资产和沉淀资产,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因此,中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前提是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避免金融经济偏离实体经济的实际需求,实现金融体系建设的目标从资金筹集型向资源优化配置型转变。一方面,通过宏观审慎控制金融系统顺周期性、控制信用的扩张速度,避免走向过度负债型经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
朱民:中国金融改革有了路线图,还要迈开步>>详细
对于众多奋斗在一线的金融企业来说,金融改革的信号更像是一个“集结号”,他们要做的就是不能沉湎于过去,而是为未来而战。朱宁亦表示,中国金融改革的未来取决于改革浪潮下,本土金融家们将做出怎样的选择。
“有了路线图,还要迈开步。”这是达沃斯论坛最后一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朱民对中国金融改革的期盼。中国金融业的未来愿如李克强总理所言:“今天,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已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后面的故事我们愿意也希望更精彩。”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
徐诺金:金融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怎样找好创新发展与安全稳定的“平衡点”>>详细
他认为,十多年来中国金融改革始终是在推进市场化的进程。中国金融改革将进一步推进的方向明确,而当前我国金融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怎样找好创新发展与安全稳定的“平衡点”。他举例称,发展民营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央行都是抱着支持的态度,但是发展创新要与安全稳定相平衡,回想中国金融的民营化和发展多种所有制的金融方面,央行从七八十年代就开始一直探索,过去的城市信用社发展一批,后来纷纷关闭,信托公司过去发展一批,后来纷纷停业整顿。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
丁志杰:金融改革不仅需要更为广泛的力量参与,更需要顶层设计>>详细
金融领域的改革要想实现价格闯关,必须进一步明确金融改革的市场化取向,着力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取消遏制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体制、政策因素,推进金融体系的一体化。
金融改革的确也到了攻坚克难的深水区。金融管理部门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金融机构、市场参与者是管理与被管理、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但放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来看,却是利益的共同体。如果把金融改革的决策权完全交给金融管理部门的话,极可能受阻于金融利益集团的利益,使改革流于形式表面,从而扭曲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因此,金融改革不仅需要更为广泛的力量参与,如金融服务和资金使用者,更需要顶层设计,同时要强化金融管理部门作为改革执行者的职能。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
章玉贵:金融改革决定经济转型成败>>详细
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被广泛视为大国主导全球经济分工的主要杠杆,某种意义上,一国金融竞争力如何,直接决定该国在国际顶层分工中的地位。
如今,中国极为欠缺的,不仅是行政管理部门高效有序的金融服务意识,更需要所有市场参与主体对发展金融产业的高度认同感、浓郁的金融财富氛围以及无时不在的风险防范意识。一个缺乏金融市场发育和充分竞争的中国,即便政府干预与管理水平再强,恐怕也不能实现金融强国的梦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
冯飞:推进金融改革有利于完善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详细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多是聚焦深化经济领域的改革问题。市场对金融改革继续向深水区推进预期较强。今年7月份,央行提出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证监会等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额度增加到1500亿美元,相关举措被业界认为既有态度、又有行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表示,推进金融改革有利于完善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提高境内外资金配置效率。他说,未来相关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多层次金融市场,包括批准设立民营银行等。
今年6月19日李克强总理曾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这是他在一个多月时间内第三次提到存量资金问题。实现经济的好与活,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必然要求。金融是经济的血脉,正确理解并贯彻决策层 “盘活存量”这步棋的用心与决心,逐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金融支持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将指日可待。
【本期编辑: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