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导语: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于16日正式公布后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部规划提出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等一系列举措,旨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规划》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重要影响?城镇化如何才能真正突破“最后一公里”?
曾业松 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秘书长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把握14个问题   曾业松分析指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站在宏观战略的角度,分析城镇化发展背景,论述城镇化发展重大意义,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要求,指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形成了制度和政策创新的思路,对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做了全面的战略部署,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文件围绕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和道路,强调的重点:一是以人为本,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二是以城市群为主体,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三是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四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五是以统筹城乡为抓手,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全文】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

唐任伍: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避免四大“民生隐忧”>>详细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公布,《规划》设计的“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模式,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拉动中国未来相当一段时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城市化的发展是促进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社会快速变革、民生加快改善的重要内驱力,关乎国计民生。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

王雍君:新型城镇化应注意财政边界、推动规划预算>>详细

  城镇化的财政引擎作用,主要体现在城市经济相对于农村经济的绝对优势上。这种优势集中体现为产业结构的差异,而不同产业的财政贡献能力相差甚大。一般而言,服务业的财政贡献能力明显高于工业,而工业明显高于农业。事实上,农业一直是财政净投入产业,即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高于农业对政府的财政收入贡献,这种情况在未来很多年内都可能如此。工业和服务业截然相反。城镇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过程。鉴于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程度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平均水平相差甚大,可以预料,中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将至少继续保持10年左右的黄金时期,因而也可将政府财政引向新一轮的战略机遇期。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张占斌:推进新型城镇化应明确五大战略任务>>详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取得显著进展。从1978年到2013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2013年城镇化率达到53.73%,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具备相当实力,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面貌发生很大变化。但同时也要看到,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也日益突出。2亿多进城农民工还没有完全融入城市,没有享受同城市居民完全平等的公共服务和市民权利;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用地粗放低效、占地过多,资源环境承载力已经减弱;相当一部分城市建设规模和速度超出财力,城市政府债务风险不断积累。阻碍着健康城镇化的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许勤华:《规划》采用绿色城市概念,其理念高于低碳城市>>详细

  此次《规划》采用绿色城市概念,其理念高于低碳城市。低碳城市的观念与实践在全球伊始,如2010年APEC首脑会议提出要在整个亚太地区建设低碳城市示范城镇,《中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描述的绿色城市,其观念无论从定位和建设重点都先进于低碳城市。绿色城市更注重于城市内外与自然与环境的协调、永续发展,即生态文明的体现。城市外部方面,在新城镇化过程中,新城市选址将会选择一些更适合人类生存的区域,如日本一些发达国家,均采用集中居民居住圈,退林还田,优化生态;城市内部方面,能源供给更多地采用可再生能源以及提高能效。无论居民、商业和公共建筑加大节能建筑的比例,交通领域统一高燃料标准,采用更多的新能源汽车等等。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

张孝德:让中国乡村就地文明化是新型城镇化最大挑战>>详细

  张孝德认为,乡村作为中华文明之根、文化传承之载体,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的中国的基本国情。由此决定了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一定为中国五年前乡村文明留下空间的城镇化,具体讲就是中国必须走城市与乡村两元文明共生的城镇化,而不是西方式的两元归一的城镇化。我们一定要清楚构成当代中国最大特色和最根本的国情,是中国是有着五千年乡村文明文明史的国家。以乡村为载体、以乡村为根系的中国五千年乡村社会演化,形成的乡情、乡思、乡恋已经融合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和中华文明的基因中。正因为如此,当我们面对蔓延几千年中国乡村大规模地消失,远离我们而去时带来乡愁、也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涉及到人数最多、带来痛楚最深的乡愁。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

姜文来:加强顶层设计解决农民进城“最后一公里”问题>>详细

  《规划》指出,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姜文来谈到,从“三农”的角度来看,《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农民有进城生活的愿望,摆脱“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是亿万农民的梦想;其次,农民被束缚在经营规模小的土地上,难以致富,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5亩,农户户均土地经营规模只有9亩,按照我国现有土地产出效率,土地经营分散难以致富,只有规模化经营,才有致富的希望;第三,农民进城受到诸多限制,如户口限制、市民待遇限制等,这些限制阻碍了农民进城。《规划》针对这些现实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规划,有利于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网友“shxrshjzh87”  此次《规划》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它的出台,是对目标任务的具化、细化和有力贯彻,是政府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体现。【详细】
网友“南村子”  在城镇化道路上要记得住乡愁。这不仅仅是一种诗意的表述,更是作为执政者亲民、为民的执政理念的传达。一个执政者心里如果没有百姓,就不会为百姓描绘这样的诗意人居,更不会把百姓的福祉放在心上。【详细】
使用其他帐号登陆:

  城镇化的推进,不仅能够解决我们经济发展的潜力问题,还可以解决很多社会问题。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中国的城镇化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世界也是一大机遇。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住“以人为本”,脚踏实地,少走弯路,逐步实现新型城镇化。
                                【本期编辑:万鹏 耿序(实习生)】

往期回顾

观察家

进入人民网大型理论专家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