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 姜文来
人民网北京3月17日电(万鹏)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16日正式公布。《规划》全文3万多字,共计30多章,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就《规划》传递出的新信息,记者联系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
《规划》指出,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姜文来谈到,从“三农”的角度来看,《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农民有进城生活的愿望,摆脱“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是亿万农民的梦想;其次,农民被束缚在经营规模小的土地上,难以致富,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5亩,农户户均土地经营规模只有9亩,按照我国现有土地产出效率,土地经营分散难以致富,只有规模化经营,才有致富的希望;第三,农民进城受到诸多限制,如户口限制、市民待遇限制等,这些限制阻碍了农民进城。《规划》针对这些现实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规划,有利于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姜文来认为,推进农民进城,促进新型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第一要解决农民进城住得下、住得稳、住得舒服问题。农民进城不是将家搬到城里那么简单,要让农民真正地融合到城市生活中,做城市的主人,这就需要对进城农民和普通市民一样,实行“市民待遇”。让进城的农民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农民享受就业创业权利、社会保障权利、基本医疗卫生权利、住房保障权利等等,这需要对相应的政策进行调整,需要顶层设计尽快出台,实施细则尽快推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