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
唐任伍:“三农”是中国民生保障和改善之本>>详细
农业、农村、农民,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民生保障和改善之本。但是,对于像中国这样农村人口还占相当大比例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三农”还是民生保障和改善的弱项。因此,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三农”问题不仅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民生保障和改善的关键。要解决好中国人的民生,首先必须保障和改善农民的民生。首先,确保粮食安全,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唐任伍认为,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民生。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
朱启臻:应坚持以农民家庭为基础开展规模化经营>>详细
对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确保粮食安全的指示,不少业内专家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粮食问题既要抓数量安全,也要抓质量安全,坚持以农民家庭为基础开展规模化经营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朱启臻说,我国今年实现“十连增”是单产提高的结果。但是,年年丰收的背后,却存在着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后导致的耕地利用率不足的潜在危机,这也是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最大威胁。因此,一定要稳定农业经营制度,稳定农民的承包权,坚持以家庭为基础的双重经营体制。现代农业要以农民家庭为基础,新型规模经营模式应该是通过家庭农场和合作社来联合实现的。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
党国英:会议重点更加明确,强调口粮的主动权>>详细
会议指出,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我国历年来对粮食安全都是高度重视,此次也是如此,但重点更加明确,强调口粮的主动权。让农业基础稳固,农民安居乐业,农民种粮有利可图,掌握粮食的主动权。党国英表示,从现状看,我国的口粮无论从种类还是总量上,都很充裕,且多年来均增产。但也有潜在的隐患,即当前主要靠较高的价格维持着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如果与国外接轨,一些便宜的粮食进入中国,可能就会有一定的风险。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
徐洪才: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保证绝大部分粮食自给自足的基础>>详细
中国是人口大国,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保证绝大部分粮食自给自足的基础。中央此次再次强调守住耕地红线,也是为了防患于未然。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解决农村土地市场与城市土地市场二元分割的问题,建立统一土地市场,土地有序进入市场流转,提高土地集约使用水平。中国人多耕地少始终是个矛盾,所以,不能随意改变耕地性质。在城镇化过程中,如果突破耕地红线,将威胁到粮食安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如果能规划得好,措施对头,方法对头,有可能提高土地集约化使用的水平。城镇化后,条件具备,原来农民的宅基地可以复耕,提高某些荒地、沙地等土地的品质用于种粮食,在保证18亿亩耕地的基础上,优化配置,增加耕地。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
郑风田:舌尖上的安全坚持“四最严” 让百姓能够“吃好”是目前我国农业面临的最大挑战>>详细
前人民的突出愿望便是食品安全。如何实现在保证“吃饱”的基础上,让百姓能够“吃好”,是目前我国农业面临的最大挑战。相比前几年,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源头。如果源头污染治理不了,后面的环节再安全也无能为力。如何对养殖业的抗生素滥用、蔬菜水果业的农药残留超标等进行治理,需要对农业投入品的使用进行监管,还要加强对农民的科普教育。为了保证质量安全,我国的农产品供应链应该重塑。应该加强综合协调联动,落实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责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李强:帮助3个“1亿”落户城镇 完成市民化的过程必需满足三个基本条件>>详细
向城市转移的农民类型,主要分为流动人口、失地农民和在地农民。根据他们市民化的方式,又可以将农民市民化的路径分为“被动城镇化”和“主动城镇化”两大类。被动城镇化主要是指由政府主导推进,通过“征地安置”,实现农村土地的城市化和农民身份的“农转非”。而主动城镇化则指农民自主选择进入城市的城镇化过程。对大规模进城的农民群体来说,要完成市民化的过程,必需满足三方面的基本条件:一是在城市生活的物质基础和一定的保障;二是能够顺利渡过城市适应期,形成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三是农民与土地的联结足够弱化,和城市接纳制度的形成。
有一首歌曲曾写到“我深深地爱着你,这片多情的土地 。”农业、农村、农民,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民生保障和改善之本。35年农村改革,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三农”政策深得民心,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
明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我们要举全党全国之力持之以恒强农业、惠农村、富农民,积极进取,锐意创新,努力开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
【本期编辑: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