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湖南省委专职副主委
蒋秋桃:用多样化方式化解我国养老困局>>详细
中国老龄化形势比其他国家更为严峻,针对当前养老院运行存在的问题,对养老事业的具体建议如下:第一,要督促各地按时出台养老院管理政策,制定具体的养老事业发展规划;第二,各地政府将闲置的国有房产、搬迁或合并后多余的学校等公共资源交给相应的社区管理,用于开办社区养老机构。第三,鼓励有条件的医院在城郊结合部兴办养护院,实行医疗、养老、护理三结合。 第四,鼓励城市独居老年人利用多余房屋联合兴办社区自助型养老所。第五,鼓励在乡镇、农村兴办养老互助合作社之类的养老服务组织,为有需要的城镇退休职工提供住房、医疗、护理、租种土地和家庭协议托管等各种便利服务。第六,可在社会化养老机制建设中探索建立养老服务“储蓄”制度。
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朱晓进:“医养结合”整合养老、医疗两方面资源,契合老年人需要>>详细
“医养结合”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其优势在于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的资源,提供持续性的老人照顾服务,这种养老模式非常契合老年人的需要。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建设,是养老理念、医疗理念和消费理念的一次重大转变。首先,要建立机构,完善机制。解决好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模式建设问题,政府要制定合适的标准、进行相应的建设,推动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模式走上正确发展途径。要建立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其次,政府要保基本和给政策。可通过政府提供、政府购买服务、养老保险、护理保险、医养结合互通,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使其产生良好效果。
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
康越:当前老旧“社区养老”居住环境和服务需进一步完善>>详细
在我国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区养老”作为继家庭养老、机构养老之后的第三种养老模式,彰显了独特的优势和作用。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当前老旧“社区养老”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应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现状和现实需求相比,老旧社区的居住环境和社区养老服务需要进一步完善。调查显示:目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是:1、无障碍环境缺失明显。2、养老服务滞后。一是缺乏老年室内活动场所;二是社区医疗服务站服务内容单一;三是社区日间照料薄弱。
南开大学教授
朱铭来: “以房养老”商业模式只适应特定人群的需要>>详细
“在国外,孩子成年后与父母就在经济上独立,可我们中国人代际之间的‘经济账’没那么清楚。即使孩子已经成年,结婚买房都能得到父母的大力支持。很多老年人觉得,如果子女无暇照顾,可以去养老院,把家里的房子租出去,用租金养老,总比把房子留给保险公司合适。”朱铭来教授认为,“以房养老”虽然能够提高投保者的晚年生活水平,但同时也会让投保者承受“什么也没留下”的心理压力。从根本上说,与传统文化存在冲突。“一般而言,这样的商业模式只适应特定人群的需要,并不容易推开,保险公司开发产品也要注重客户分层。”
国家行政学院新闻中心副主任
唐辉: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养老需要建立多元主体之间的平等契约关系
>>详细
在政府与公民社会组织合作供给养老服务的过程中,主要涉及三类行为主体:购买者、提供者和接受者。其中,政府和社会组织两者通过合作来供给养老服务,尽管具体的合作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同外包制或项目申请制等,但首先需要明确各自的角色与功能。当今的公共管理领域,运用合同来履行政府职责通常是趋向一种公私合伙关系。要实现良性的合作供给,需要建立多元主体之间的平等契约关系。通过契约关系确立的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过程,可以被概括为“整合—运作—分离”的模式。契约关系中的政府与社会组织,两者之间彼此独立、相互承诺。不同于纵向的权力关系,这种横向的契约关系,恰恰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履行养老服务供给责任的基础。
媒体:要激发各类养老服务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详细
要贯彻落实有关部门出台的养老设施规划、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及养老保险、养老标准化、税费减免等政策文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优化各方面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环境,增加养老服务供给。要深化体制改革,开展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养老机构智能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养老信息惠民试点等活动,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各类服务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要加强对各类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引导,督促和指导养老机构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优化床位和人才结构,吸引老年人入住。
多元的养老模式可以满足养老服务多样化、多层次需求,政府应该激发各类服务主体活力,创新服务供给方式,加强监督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早日实现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使得养老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本期编辑:万鹏 王翠(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