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国家资助博士后,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博士
李涛:异地高考需直面新困局中深层焦点 >>详细
区分“自然型”异地高考者和“移民型”异地高考者。如何将高考移民的诉求与流动人口子女参加异地高考的合理诉求区分开来,是当前异地高考政策设计和改进面临的最大困难和挑战。
改变各级政府在异地高考难题上的惯性思维,形成深度的统筹治理能力。中央政府需要强化顶层设计,要对不同具体情况的地方政府作深入区分。破解异地高考难题的重心要放在高等教育资源获得的“富裕区”。只有高等教育资源获得“富裕区”的地方政府才会从更为精细化的身份区隔和明晰化的群体分化角度去排斥异地高考开放的真正可能性。
从长远来看,需要真正改变的是中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区域不公平与录取结构的不公平现状,而这,才是异地高考难题最为核心的症结所在。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
王烽:异地高考如何寻找教育公平最大公约数>>详细
实际上,人口流动早已冲破了户籍限制,异地高考更核心的是要解决城市内部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之间的平等权利问题。当前,国家可以在全国招生计划增量中安排一定比例,根据各地的实施方案,对解决问题的努力予以支持,同时加大对国务院转发五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实施情况的督促检查力度。北上广津等大城市,如果在对非户籍人口子女在学情况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将现有异地考生存量与政策实施后可能带来的增量分开对待、设定门槛,让目前符合条件的考生在本地考试录取的同时避免聚集效应,则有可能更为有效地缓解矛盾。如果需要,还应该建立与流出地省份沟通合作的平台,确保所有考生都有参加高考的权利。
专家:异地高考“门槛”问题待解 建议打破分省按计划录取>>详细
备受关注的异地高考在2013年艰难“破冰”之后,今年又获得进一步推进,至少有28个省份将实施异地高考。今年报名人数达到5.6万人,较去年激增12倍,但部分地区门槛过高问题仍有待解决。专家指出,未来应深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打破分省按计划录取制度,实现考试和招生相对分离,让大学自主招生,以彻底解决异地高考问题。
熊丙奇认为,从长远来看,要彻底解决异地高考问题,必须深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打破分省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实现考试和招生相对分离,让大学自主招生。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储朝晖:防止高考移民和推进异地高考 关键在体制改革突破 >>详细
由于整体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尚需时日,各地还应该继续不失时机推进随迁子女就读地高考,并与整体改革高考招生制度的目标一致和衔接起来。防止高考移民和推进异地高考,最终的关键在于体制改革上实现突破。一要改变现有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体制,实现城市管理对非户籍人口的有序接纳包容。二是深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实现考试与招生相对分离。建立专业、公平、公正、透明的高校自主招生体制,依据各高校的发展方向和需求与考生进行双向选择,用专业评价机制替代行政的计划指标分配。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熊丙奇:异地高考与防高考移民,应并行不悖>>详细
眼下,有些地方已放开异地高考,对此有必要建立全国统一的开放标准。推行以学籍报名为主的异地高考政策,是当前解决黄涛式问题的有效途径——有户籍和学籍的学生,在当地报名高考;其余的学生以学籍为主进行报考,在哪里求学,以哪里的学籍报名高考——这需要国家层面统筹推进各地开放异地高考政策。当然,这亟须通过“一生一号”来跟踪每个学生的求学情况,避免学籍空挂等问题。
作为家长和考生,选择一个更有包容性的环境对自己更有利。对于学校而言,以公平、公正、专业的准则选择学生,不仅使学校招到更合适的生源,也能获得自身持续发展的良好根基。更重要的是,以异地高考为突破口,通过提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文明素质,不仅能为城镇化带来创新动力,也将为城镇化提供所需人才,有利于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
【本期编辑:朱书缘 实习生 陆家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