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汪玉凯:政府工作报告务实清晰 充满改革勇气>>详细
汪玉凯指出,整体来讲,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具有三个特色。首先,工作报告的内容真实、客观,从宏观角度反映了本届政府这一年的工作的成就和问题。报告对2013年的政府工作做了准确的概括和总结,既指出了我国改革的成就,尤其是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成就,同时也指出了当前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李克强总理在汇报工作中,比较尖锐的指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不回避问题,讲话内容客观务实。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郑功成:“改革”是贯穿整个政府工作报告主基调>>详细
郑功成指出,听完报告有两点总的感受。首先,改革是整个报告的主基调,报告明确了把改革作为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这还是第一次,所以它贯穿始终,方方面面的工作都贯穿了这一精神。其次就是,像总理所讲的,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就是把改善民生当做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在报告里面强调了。从报告的内容可以看到,包括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扶贫开发、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等等,可以说是体现了一系列的对民生的关注、对民生的保障力度。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商务部原副部长
魏建国:预计今年将下放更多行政改革审批事项>>详细
魏建国认为,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谈到的“我们从政府自身改起,把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作为本届政府开门的第一件大事”,特别是“分别取消了416项行政审批”等一系列的数字充分表明了新政府在加强政府改革,从政府自身做起方面取得的成功。
魏建国还表示,416项行政审批改革还是少了一点,需要进一步加快。他相信政府既然能迈开这么好的一步,下一步会取得更好。他预计今年政府的行政改革还会下放更多的审批事项。魏建国敦促,政府的审批事项、政府的改革也应实现负面清单,让大家知道政府该干什么事情、不该干什么事情,这样政府下放的职能、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会有一个新亮点。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
胡敏:新一届政府创新宏观调控显现"三大思维模式">>详细
新的宏观调控思维和方式,强调政策要精准发力,多运用市场手段和注重差别化。衡量政策的效果要看是不是推动了提质增效升级和持续改善了民生。为此总理在报告中提出了“四个转向”,即推动发展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从主要依靠传统比较优势向更多发挥综合竞争优势转换,从国际产业分工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从城乡区域不平衡向均衡协调迈进。可以说,运用这样的思维,我国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的机制化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
姜文来:围绕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详细
姜文来指出,农业是我国弱势产业,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通过政策扶持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重要途径。《报告》提出农业新增补贴向粮食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体现了政府对重要农业农产品主产区的政府扶持,鼓励主产区继续生产,保护生产者积极性,同时也体现了政府期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壮大和健康发展。
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理事长、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
孟晓苏:拉动内需 发展新“三大件”>>详细
孟晓苏指出,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2014年的重点工作中第三部分就是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是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所作出的重大判断。孟晓苏指出,李克强总理早在去年刚上任时就提出“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首先要扩大内需”。今年在中央政治局2月24号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就明确肯定了要增强内需拉动经济主引擎作用。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重大的结构调整。
孟晓苏表示,我国发展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没有变,同时国际环境方面的内涵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他认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交出任内首份施政报告。贯穿整篇报告的数据既让过去一年的成绩不言自明,也让2014年的工作安排清晰可见、更为民众将来检验这份施政报告提供了方便,新一届政府的首份施政报告也因此显得厚重务实。突破利益藩篱深化改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改善民生实现本固邦宁等系列安排勾勒出中国2014年的发展蓝图。
【本期编辑:朱书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