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5日电 (万鹏)今天上午九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对2014年的政府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新一届政府的《工作报告》有哪些特点?我国今年改革将有哪些新动向?人民网记者第一时间连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进行解读。
姜文来指出,《政府工作报告》(下简称《报告》),对“三农”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报告》中关于“三农”工作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数量化”,重要工作成就都是用数字来表述的,通过数字可以一目了然的清楚政府一年来取得的成就。通过分析这些数字,2013年我国“三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成绩亮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3%,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650万人,粮食产量超过1.2万亿斤,实现“十连增”,新解决农村6300多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3.1%和17.7%,启动教育扶贫工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学生贫困改善计划惠及3200万孩子,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比上年增长8.5%,基本药物制度覆盖80%以上村卫生室,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农村免费孕前检查使600万个家庭受益。这些数字从另一方面显现了政府扎实推进“三农”问题解决的务实的作风,一步一个脚印,很实在。
姜文来谈到,尽管“三农”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解决“三农”问题依然任重道远,未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难度加大。2014年政府重点工作涉及九个方面,其中“三农”问题列为第四项工作,通过“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强调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推进农业现代化。这说明下大力气解决“三农”问题,依然是政府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重点工作,“三农”工作将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两个核心开展工作,这两个核心工作是相辅相成的。
姜文来指出,农业是我国弱势产业,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通过政策扶持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重要途径。《报告》提出农业新增补贴向粮食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体现了政府对重要农业农产品主产区的政府扶持,鼓励主产区继续生产,保护生产者积极性,同时也体现了政府期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壮大和健康发展。
姜文来认为,“三农”问题最终要靠扎实的发展基础才能解决,需要一大批基础工程来支撑,其中农村水利工程是重中之重。没有农村水利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报告》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提出今年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水利投资700多亿元,为农村水利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资金保障。尽管“三农”问题是我国工作的重心,但由于“三农”问题涉及面广而复杂,不要指望短时间内全部解决,解决“三农”问题需要耐心、恒心和决心。只要我们持续地将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工作重心,并且切实地推进,“三农”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三农”问题的解决一定会助升我国的国家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