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四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这是中共十八大和全国两会后,中国新任最高领导人首次出访,亦是首次在重要多边舞台亮相,世界为之瞩目。“回顾习近平此访,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他的几次公开演讲。”有网友如是总结。确实,在紧锣密鼓的访问日程中,习近平广泛与到访国民众接触,充分利用每一个公共外交平台。

十位专家:以强大中国精神 实现伟大中国梦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要“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为此,本刊记者访谈了10位专家学者,请他们解读中国精神与中国梦。
  ●五千年中华文明孕育了中国古代精神,使中国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分量
  ●一百七十多年民族发展历程凝成中国近现代精神,使中国精神具有明确的民族指向和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创造中国现当代精神,使中国精神迸发出巨大力量和绚丽光芒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构成中国精神的民族特质,使中国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成中国精神的时代特征,使中国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建立在中国精神基础上的道路自信,使中国梦具有正确的实现途径
  ●建立在中国精神基础上的理论自信,使中国梦具有坚实的思想基础
  ●建立在中国精神基础上的制度自信,使中国梦具有坚定的政治保证
  ●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心、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精神的继承者和铸造者,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领导核心
  五千年中华文明孕育了中国古代精神,使中国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分量
  中华民族文化是在多样化的发展中逐渐统一的,在5000多年甚至更长时期多民族融合、多文化融合中,孕育了中国古代文化精神:
  和而不同,厚德载物。强调“天人合一”,重新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重视“协合万邦”“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既重视各民族及其文化、宗教的分别性、独特性,又重视和合性、统一性。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主张仁爱、和为贵与协调性,爱好和平,反对以力服人。
  刚健自强,生生不息。强调“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创造进取。倡导“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国人因此而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文明,而且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断的文明。无数的仁人志士奋发前行,不屈服恶劣的环境、势力与外来侵略者的凌辱压迫,刚健坚毅精神代代相传。
  仁义至上,人格独立。我们以仁义为最高价值,崇尚君子人格,肯定“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弘扬至大至刚的正气,舍我其谁的抱负,強调人人都有内在的价值与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意志,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气概,守正不阿,气节凛然,甚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強调“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主义肯定人民是主体;人君之居位,必须得到人民的同意;保民、养民是人君的最大职务。
  整体把握,辩证思维。中国古代辩证思维发达,这属于理论思维,包含了抽象过程。中国思维有两大特征,一是整体观,二是阴阳观。前者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或对象的全体及内在诸因素的联系性、系统性,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后者重视事物内在矛盾中阴阳、一两关系的对立与平衡。

执政关注:新官也要理旧政
三年,万名司局级干部走进选学课堂
新媒体环境对党员教育的新要求
许耀桐:群众路线内涵是"为民务实清廉"
专家解读:五大发力点“升级”中国经济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强调,用勇气和智慧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并阐述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点方向。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请他们就此进行解读。
  以新型城镇化释放内需潜力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首先要立足于扩大内需,这是在风云变幻中确保发展能够不断持续的重要基础。而扩大内需,最大的潜力在城镇化。
  “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经济的外需环境,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寻找动力源的战略选择。而当前制约内需的不少问题,需要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去破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指出。
  张立群分析,中国经济此前之所以能够连续两位数增长是因为有双发动机,一部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带来的外需发动机,另一部是住、行消费升级带来的内需发动机。如今外需发动机马力大减,内需发动机由于住、行消费升级遭遇瓶颈而放缓。要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长久动力,得靠新型城镇化释放内需潜力。
  新型城镇化,人的城镇化是关键,小城镇是关节点。中国以常住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已超过52%,以户籍人口计算才超过35%,17个百分点的差距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投资空间,也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重点所在。而特大城市“摊大饼”的发展模式,并不是中国城镇化的未来。统筹城乡发展,将为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提供巨大的空间。
  以创新驱动提升经济质量效益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要在稳增长中提高质量和效益,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升级,实现进中求好。
  “中国经济正进入重要转折期,表面上看是从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转变,实质上是从资源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说,中国经济转型的成败与否在于能否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劳动力、资源价格等成本的快速攀升,以及外需市场的低迷,中国经济传统比较优势正在减弱,而新的比较优势尚未形成,由此带来产能过剩、企业经营困难。再寄希望于大规模的政策刺激既不现实,也对长远发展没有好处。唯一的出路便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获得新的、更大的发展。
  “中国不能只做世界工厂,一个大国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建立在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的基础上,而是要走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路。国家要加强这方面的投入,企业也要增强紧迫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认为。

不动产将统一登记 专家:房价或会下跌
油价新机制彰显新一届政府改革决心
苹果向中国消费者致歉 称将调整售后政策
股权激励改革:国企如何点亮“激励之光”
专家:“大部制”改革难在裁减冗员
  中国不裁员的行政改革,虽保全了干部特权,没有出现干部因丢饭碗上街游行,短时内维护了稳定,却大大增加了财政负担,是“花钱买改革”,冗官冗费问题不但始终不能破解,反而积重难返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今年“两会”审议新“大部制”方案,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即已肇始的“精简机构”改革的延续。机构改革涉及利益重组,既关乎职责体系的调整,也牵涉人员官长的去留,中央步步求“稳”,要求稳中求进,所以尤如跑马拉松改了30多年。
  众所周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教等各方面的管理体制,在建国之初几乎是全盘移植于苏联。当时国务院各个部委都聘有苏联行政“专家”,帮助制定办事条例成规,部、司、局建制也是模仿苏联。因此,可以说中国政府设置,是苏联人手把手克隆出来的。
  苏联政府体制是全能型,在方方面面都大包大揽,上上下下都设管理机关,凡事都设官去管,衣食住行全由国家统筹计划,管理部门分得很细,政府机构多而庞大。中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党、政、群”体系都按苏联模式设置,形成条条块块科层体系。部门机关多,“坐办公桌”的干部就多,除受过苏式培训的行政精英外,更多的是没有什么文化的“革命干部”,又称“工农干部”,“大老粗”以老资格充当领导。以后各机关在不同历史时期都要安置大批军队“转业干部”,文革时从工人中又选拔干部“以工代干”。凡当上干部谁也不愿退出,于是乎几十年下来干部已多如牛毛。
  全能型大政府实行“官海管理”,凡事找官,推行“官海战术”。但官海冗杂,人浮于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以致耗费巨大,却效能低下。政府除服务社会外还须服务于自己,设“机关事务管理局”和管理离退休干部的“老干部局”。除法定部门外,还随时设置临时机构,抽调或借调干部做“中心工作”,如文革时有“抓促办”(抓革命,捉生产)、“知青办”,现在有“维稳办”、“预防腐败局”及“计生委”等,这些都是当代中国独有,而在全世界都没有的“特色”机构。其总体特点是“官满为患”。
  大部制改革,是继经济管理与国际接轨之后,政府行政管理也与国际全面接轨。“官满为患”在中国古代都很少见。全能型政府掌控着一切,而管理部门也有自身利益,管一摊事肥一帮官员,有权好办事,无权只能听由支配,官民两分的社会阶级关系简单而直接,当官有权意味着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于是乎人们削尖脑袋都要往政府部门钻。
  以行政命令指挥经济的计划经济,即官办经济,是一种缺乏活力、落后的经济管理方式,“外行领导内行”,管经济的部门多官员多,却无法将经济搞上去。中国的改革开放在经济上能有所突破,就在于放弃了苏式官办计划经济,搞市场经济,在市场法规管理等方面“与国际接轨”。上世纪90年代中国为加入WTO与美国谈判,美方提出商贸管理对口,中方承诺改组商务主管部门。经多次调整改革,10个部级经济部门在1993年合并为国家经贸委,10年后与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合并为“商务部”。欧美日各国政府都实行大部制,中国要求他国承认自己的市场经济地位,乃积极主动地推行商务大部制,是在通商事务管理方面与欧美日看齐,以便能“与国际接轨”。

特稿:习主席首访“新”意盎然
高层集体交班:几代中共领导人的探索
关注:党内精英流动路向与权力转移
专家:上一轮大部制改革回顾与启示
教育部:自主招生高校或被取消资格
  2013年的高校自主招生即将进入尾声。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近日表示,各试点高校要尽早制订2014年本校自主选拔录取试点方案和招生简章。他强调,与《指导意见》有明显不一致做法的试点高校,如果因为调整不到位而引起社会强烈反应,按照动态调整和有进有出的管理原则,2014年将退出试点高校范围。
  杜玉波说的意见是指去年年底发布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为了贯彻该《指导意见》,教育部近日在北京召开了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会议。
  2003年22所高校首批启动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截至2012年,试点高校达到90所,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累计公示自主选拔录取资格考生19.8万人,实际录取10.7万人。
  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走过10年,杜玉波承认,尽管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目前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有的高校试点工作定位出现偏差,热衷于争抢部分中学的学习尖子即所谓“掐尖”,未能充分体现高校学科专业特点和通过综合评价选拔人才的要求。二是部分试点高校在自主选拔初试中组织较大规模的笔试,学生备考负担加重,社会上对自主选拔成为“小高考”的议论很多,认为这样下去,就背离了改革试点初衷,也可能引发考试安全问题。三是考核选拔科学性、规范化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当前要贯彻落实《指导意见》,首先明确试点招生对象。杜玉波说,自主选拔录取主要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对于没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不足、仅是学业突出的学生,不再作为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的生源主体,这部分学生可通过高考录取体系择优录取。
  杜玉波表示,学校考核是对高考的补充,因此没有必要搞类似高考的重复考试。凡是通过高考能够实现考查目的,就没必要通过自主考核再去做,防止变成“小高考”,增加考生考试负担。
  《指导意见》明确,凡能提供确有某方面特长或创新潜质证明材料的考生,试点高校应允许其直接进入学校考核面试环节,不需要参加学校笔试。试点高校确有必要组织相关学科笔试的,原则上只考一门、不超过两门,主要是考查学科特长基础。对考生专业潜质的进一步考查,可以考虑放到面试环节。
  杜玉波表示,按照高校招生实施“阳光工程”的要求,进一步加大自主选拔录取政策公开、入选考生资格公示力度,做好中学和班级、高校、省、教育部四级公示工作。严格选拔录取程序,完善学校考务管理办法,保证考试安全。高校、中学都要按规定公示名单及相关材料。

自主招生十年:给高校选才多一把标尺
养一大学生,农民要花十年收入
毛泽东的历史学素养:“掌上千秋史”
在身边感悟伯父周恩来的人格风范






我要发表留言(现有留言: 条)
  • 匿名发表  署名:
  • 验证码:

  •    
  • 留言须知
  • 编辑:朱书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