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强调,用勇气和智慧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并阐述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点方向。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请他们就此进行解读。
以新型城镇化释放内需潜力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首先要立足于扩大内需,这是在风云变幻中确保发展能够不断持续的重要基础。而扩大内需,最大的潜力在城镇化。
“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经济的外需环境,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寻找动力源的战略选择。而当前制约内需的不少问题,需要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去破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指出。
张立群分析,中国经济此前之所以能够连续两位数增长是因为有双发动机,一部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带来的外需发动机,另一部是住、行消费升级带来的内需发动机。如今外需发动机马力大减,内需发动机由于住、行消费升级遭遇瓶颈而放缓。要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长久动力,得靠新型城镇化释放内需潜力。
新型城镇化,人的城镇化是关键,小城镇是关节点。中国以常住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已超过52%,以户籍人口计算才超过35%,17个百分点的差距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投资空间,也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重点所在。而特大城市“摊大饼”的发展模式,并不是中国城镇化的未来。统筹城乡发展,将为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提供巨大的空间。
以创新驱动提升经济质量效益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要在稳增长中提高质量和效益,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升级,实现进中求好。
“中国经济正进入重要转折期,表面上看是从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转变,实质上是从资源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说,中国经济转型的成败与否在于能否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劳动力、资源价格等成本的快速攀升,以及外需市场的低迷,中国经济传统比较优势正在减弱,而新的比较优势尚未形成,由此带来产能过剩、企业经营困难。再寄希望于大规模的政策刺激既不现实,也对长远发展没有好处。唯一的出路便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获得新的、更大的发展。
“中国不能只做世界工厂,一个大国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建立在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的基础上,而是要走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路。国家要加强这方面的投入,企业也要增强紧迫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认为。
以加快服务业发展扩大就业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要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更加注重向调整结构要就业,像“抓工业上项目”那样对发展服务业下工夫,释放扩大就业潜力。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认为,经济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GDP的增长数字上,更要体现在百姓生活水平上,而就业是提高生活水平、改善民生、扩大内需的基本前提。
中国服务业的发展远远滞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当前,中国工业升级需要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更是密切相关,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相互联系形成大量的服务需求。要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发挥服务业这个最大就业“容纳器”的巨大作用,多出实招,增强就业创业的活力。
张立群建议,加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改革力度,减轻服务业税负;要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以充分的市场竞争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庄健提醒,要实现包容性增长,不仅要靠增加就业,还要深入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大力发展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事业,使人们能够更多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以绿色发展破解资源环境约束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要力推绿色发展,把让人民群众呼吸洁净空气、喝干净水、吃安全食品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
“雾霾天气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中国已经到了再不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发展就无以为继的阶段了。这不是通过一两年的突击就能解决的,而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都要面临的考验。走绿色发展之路要付出艰苦努力,但我们别无选择。”王军说。
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中国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更加明显。一方面中国能源资源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另一方面环境持续污染和百姓日益强烈的环保诉求之间的矛盾凸显。这不仅是民生的焦点问题,也是重要的发展问题。
问题中蕴含着新的机遇。冯飞指出,人们往往只看到治理污染的成本问题,却忽略了绿色产业能够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节能减排、绿色建筑、新能源等绿色产业的发展空间很大。例如,与其大量出口光伏电池遭遇国外反倾销“狙击”,不如在国内充分培育新能源消费市场,建立起一套良好的机制大力推广新能源,于国于民都有利。
“要通过绿色发展,逐步协调好经济发展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关系,真正破解资源环境约束,让中国经济获得发展新天地。”张立群建议。
以改革开放促进转型激发活力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要依靠改革促进转型,激发社会、企业、个人的活力和创造力。要继续以开放促进改革,以改革来推动升级。
“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最核心的还是用好改革红利。现在遭遇的问题根源在于体制机制弊端,必须通过改革激发活力,而改革离不开开放。”张立群说。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一步开放的重要性非但没有下降反而增强了。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说,历史经验表明开放是推动改革的倒逼机制,例如国内很多领域的改革与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直接相关。目前中国市场经济仍不完善,开放实际上是对中国改革的促进,不能因为取得了一些成绩就忽视了开放。今天的中国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也更加迫切需要与国际社会形成良好互动,为中国的改革和发展集聚正能量。
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利益格局调整的深水区。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要进一步深化政府自身改革,简政放权,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环境,为人民生活提供更好的基本公共服务;要完成要素领域的市场化改革,真正放宽准入,破除行政垄断,实现让市场配置资源,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要加快培育社会中介组织,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完善社区、村民自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只有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才能有效应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难题,积极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抓住和用好未来发展新机遇。”王军说。(新华网北京4月2日电 记者刘铮、安蓓、王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