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戰略研究部副研究員
張茉楠:十八屆三中全會金融改革將是“重頭戲”>>詳細
十八屆三中全會金融改革將是重頭戲,而新一輪金融改革的突破口和方向將是提高金融配置資源效率以及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中國擁有龐大的金融資產存量,然而,結構錯配和方向錯配不僅導致金融資源配置的扭曲,也產生了大量不良資產、閑置資產和沉澱資產,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
因此,中國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前提是防止虛擬經濟過度膨脹,避免金融經濟偏離實體經濟的實際需求,實現金融體系建設的目標從資金籌集型向資源優化配置型轉變。一方面,通過宏觀審慎控制金融系統順周期性、控制信用的擴張速度,避免走向過度負債型經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
朱民:中國金融改革有了路線圖,還要邁開步>>詳細
對於眾多奮斗在一線的金融企業來說,金融改革的信號更像是一個“集結號”,他們要做的就是不能沉湎於過去,而是為未來而戰。朱寧亦表示,中國金融改革的未來取決於改革浪潮下,本土金融家們將做出怎樣的選擇。
“有了路線圖,還要邁開步。”這是達沃斯論壇最后一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朱民對中國金融改革的期盼。中國金融業的未來願如李克強總理所言:“今天,中國經濟發展的奇跡已進入提質增效的‘第二季’,后面的故事我們願意也希望更精彩。”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副司長
徐諾金:金融改革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怎樣找好創新發展與安全穩定的“平衡點”>>詳細
他認為,十多年來中國金融改革始終是在推進市場化的進程。中國金融改革將進一步推進的方向明確,而當前我國金融改革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怎樣找好創新發展與安全穩定的“平衡點”。他舉例稱,發展民營金融機構、互聯網金融,央行都是抱著支持的態度,但是發展創新要與安全穩定相平衡,回想中國金融的民營化和發展多種所有制的金融方面,央行從七八十年代就開始一直探索,過去的城市信用社發展一批,后來紛紛關閉,信托公司過去發展一批,后來紛紛停業整頓。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
丁志杰:金融改革不僅需要更為廣泛的力量參與,更需要頂層設計>>詳細
金融領域的改革要想實現價格闖關,必須進一步明確金融改革的市場化取向,著力推進利率、匯率市場化,取消遏制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體制、政策因素,推進金融體系的一體化。
金融改革的確也到了攻堅克難的深水區。金融管理部門是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金融機構、市場參與者是管理與被管理、監管與被監管的關系,但放在整個經濟體系中來看,卻是利益的共同體。如果把金融改革的決策權完全交給金融管理部門的話,極可能受阻於金融利益集團的利益,使改革流於形式表面,從而扭曲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關系。因此,金融改革不僅需要更為廣泛的力量參與,如金融服務和資金使用者,更需要頂層設計,同時要強化金融管理部門作為改革執行者的職能。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金融貿易學院院長
章玉貴:金融改革決定經濟轉型成敗>>詳細
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被廣泛視為大國主導全球經濟分工的主要杠杆,某種意義上,一國金融競爭力如何,直接決定該國在國際頂層分工中的地位。
如今,中國極為欠缺的,不僅是行政管理部門高效有序的金融服務意識,更需要所有市場參與主體對發展金融產業的高度認同感、濃郁的金融財富氛圍以及無時不在的風險防范意識。一個缺乏金融市場發育和充分競爭的中國,即便政府干預與管理水平再強,恐怕也不能實現金融強國的夢想。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
馮飛:推進金融改革有利於完善利率和匯率的市場化>>詳細
改革開放以來,歷屆三中全會多是聚焦深化經濟領域的改革問題。市場對金融改革繼續向深水區推進預期較強。今年7月份,央行提出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下限,証監會等將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額度增加到1500億美元,相關舉措被業界認為既有態度、又有行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馮飛表示,推進金融改革有利於完善利率和匯率的市場化,提高境內外資金配置效率。他說,未來相關改革的首要任務是建立多層次金融市場,包括批准設立民營銀行等。
今年6月19日李克強總理曾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要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用好增量、盤活存量。”這是他在一個多月時間內第三次提到存量資金問題。實現經濟的好與活,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必然要求。金融是經濟的血脈,正確理解並貫徹決策層 “盤活存量”這步棋的用心與決心,逐步推進金融體制改革,金融支持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將指日可待。
【本期編輯: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