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导语: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将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连日来,户籍制度改革牵动无数人的心,因为它带来的将不仅是城市和农村称谓上的变革,更预示着变革背后,人们的命运可能由之发生的改变。户籍制度改革能为人们带来哪些改变?城乡差别差别如何缩小?
王太元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
王太元:户籍改革不是为了刺激内需   近期各地密集推出的户籍改革新政,无疑向新型城镇化迈出了坚实一步。王太元说,出台新政,要看其是否全面体现中央的深化改革战略,是否解决当地已进城人口、未进城人口、将要进城人口所面临的诸多难题与不公。而使新落户居民真正实现“市民化”,还需要政府完善制度、改善服务,提供诸多配套措施。理想的城镇化进程,政府需要做好“分内之事”,如经济转轨、产业布局、社保均等,自然能吸引不同地域、行业、目标的人才、人口、人力;力戒用自定的标准、办法、程序预判谁是否适合本地、谁应不应该进城,尽量采用事先法定确认的定居标准,事后调查核实予以确认。【全文】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储朝晖:户籍改革政策细化 推动教育公平>>详细

  首先,农村户口的取消或将意味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城镇人口的增加。目前来说,县城、城镇学校容量已经很大了,不少城镇大班额的现象十分突出,上百人的班级并不鲜见。未来,这个问题将更加突出。其次,在流动人口集中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教育资源比较紧张,我在那里考察时曾遇到这样的现象,珠三角甚至没有地建新的学校,未来,流动人口集中的区域,在政策细化时还应考虑到这个问题。再次,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有90%在公立学校就读,他们的教育经费可以得到保障,但是,仍有10%的孩子在私立学校,他们的教育经费国家所承担的比较少,而这10%的孩子大多数是家庭经济条件处于底端的孩子,恰恰是最需要国家教育经费的。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

陈文玲:加快市民化进程 推进户籍城镇化>>详细

  数据统计也印证了这一点。1978年至2013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但是户籍的城镇化只有不到36%。这意味着,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
  候鸟般的“迁徙”背后,是城乡二元结构和分割的社会保障体系。受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影响,2亿多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
  “这些农民工没有落地生根、没有享受到市民待遇,没有城市户口和社会保障。这方面的转型可谓任重道远。”只有这些进城的农民工完全转化为市民,并且能够实现就业、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和福利,才能实现真正的城镇化。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

熊丙奇:是谁制造了教育的户籍歧视>>详细

  解决随迁子女在城市求学、升学的问题,是我国改革教育公平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有舆论认为,这为进一步扩大教育公平扫除了障碍——一直以来,户籍就被认为是“影响公民平等教育”的重要因素。在笔者看来,将受教育者的求学权利、升学权利与户籍挂钩,造成了求学、升学的户籍歧视。
  此外,我国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主要以县乡财政为主。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加大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可县乡财政在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上,还是占“大头”。由县乡财政保障义务教育经费,必然导致各地的义务教育资源不均衡,因为各地的教育投入将受制于各地的财政实力,这其实是我国义务教育存在严重地区差异、城乡差异、校际差异的根源所在。

媒体:京沪如何啃户籍改革“硬骨头”>>详细

  针对特大城市的户籍改革,此次《意见》明确,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是否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指标,合理设置积分分值。按照总量控制、公开透明、有序办理、公平公正的原则,达到规定分值的流动人口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人口。
  早在去年6月,《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面世。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的“新上海人”迎来积分时代,达到标准积分120分,所享待遇与上海户籍居民基本相同。

媒体:让户籍改革惠及亿万民众>>详细

  户籍制度是制定实施经济社会众多政策的“根目录”,一经调整就会引发连锁反应。户籍制度改革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公共卫生服务、考试招生制度、住房保障制度、农村产权、财力保障等方面的改革紧密关联。每一项改革的进程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巨大影响,因此需要多领域多层次的改革配套进行、协同推进;其次,户籍制度改革并非一纸之变,关键是要落户的人享受到相应的福利与待遇。户籍制度改革不可避免地意味着大量投入,其核心问题在于,许多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政策都与户籍挂钩,而且形成的时间久、涉及的领域多、协调的难度大;再次,户籍制度改革涉及亿万民众,必然要兼顾各方诉求。不同群体在社会生活中有不同的需求,有时彼此之间的诉求不同甚至是对立的,协调起来比较困难。

网友“疏桐上蝉”  《意见》从形式和制度上已然摧毁了这道藩篱,但城乡户籍的差别其实更多的体现城乡居民是否能够享受平等的公共服务,如何让乡下人享受到与城里人同等水平的公共服务是改革者们需要着重思考的。【详细】
网友“陶宝宝的妈妈”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一环,户籍制度改革事关社会公平正义,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其深远意义,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让这一改革改成、改好。【详细】
使用其他帐号登陆:

  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兼顾的因素多、统筹推进的难度大。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东中西部地区的不同实际,考虑人口规模、综合承载能力的不同情况,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积极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扩大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我们必将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城镇化客观规律的户籍管理之路,进而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取更大的利益。
                【本期编辑:万鹏 实习生 张娅丽】

往期回顾

观察家

进入人民网大型理论专家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