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同志在8·19講話中關於新聞宣傳的重要論述,充滿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精神,閃耀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真理光輝,彰顯我們黨關於新聞宣傳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極具思想性、戰略性、創新性,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最新最好教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科學指南,是指導我們在新時期不斷開創新聞宣傳工作新局面的行動綱領。

張全景:建長效機制保持黨與群眾密切聯系
  這些年來的經驗與教訓告訴我們,教育實踐活動“實”最重要,“實”也最難。要把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空、不虛、不偏地落到實處,首先要在思想上清醒、明白、不糊涂。因此,搞清楚“誰是群眾,如何聯系群眾”這一基本問題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第一課。   誰是群眾,群眾在哪裡?猛一聽,這好像不應該成其為問題,在中國社會每一個人都會回答,不管是誰都認為自己知道。但真是這樣嗎?哲學上有句話:“熟知並未真知”,答案並不簡單。
  曾有部委機關領導干部講:沒有群眾就沒有選票,沒有選票就沒有進步。所以我很注意聯系群眾,我對我的部下很夠意思,經常與他們一塊出國,一塊打牌,還要怎樣聯系?還有地方干部講:沒有老板就沒有錢包,沒有錢什麼也干不了,所以我經常要聯系他們。
  這是在聯系群眾嗎?還真不能說不是。但這就叫聯系群眾嗎?好像又有些不對味。之所以會出現這種似是而非的問題,是因為聯系群眾不能想當然,真正的群眾要具備三個特點。

羅保銘:大興調查研究之風 踐行群眾路線
辛鳴: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
陳雪薇:堅持群眾路線的歷史經驗教訓
韓超:如何踐行群眾路線
張燕:未來5到8年是中國轉型關鍵期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15日在“大國大時代———中國經濟十月談”上表示,在未來5到8年,中國將經歷痛苦的轉型期,如果轉型調整能夠成功,中國將迎來30年的黃金發展期,否則將會喪失長期增長潛力。
  張燕生說,產能過剩狀況,使中國不得不進入到痛苦的經濟結構轉型期。從結構來講,中國面臨著三個方面的產能過剩。第一,過去10年,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全球經濟泡沫帶動的非理性繁榮兩個因素疊加,使中國在重大裝備制造領域形成了巨大的過剩產能,導致現在主要行業產能利用率普遍不到80%。第二,過去30多年,中國在外向型經濟模式帶動下形成了巨大的外貿產能,在全球需求萎縮,貿易摩擦加劇,同時中國制造成本上升的時候,中國傳統貿易的競爭優勢就改變了,外貿產能壓力明顯增大。第三,過去五年,中國在風能、光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形成了巨大產能,但是在這些領域中國既缺乏技術也缺乏市場,結果就越來越多地陷入了國際摩擦和沖突加劇的困境。
  張燕生說,在產能過剩的壓力下,中國面臨著下一步發展究竟是要速度還是要質量的選擇。在這個階段,不管是國家還是地方,不管是企業還是大學學子,都面臨著脫胎換骨的轉型之痛。從企業來講,會發現面臨著缺訂單、缺人才、缺技術、缺資金、缺規范的轉型困境,這也是有關部門下一步要下大氣力解決的問題。

劉慧:欠發達地區更要講求發展質量
專家:解讀房產稅的征收與稅基評估
厲以寧:收入分配制度迫切需要改革
馮雪梅:不審慎的遺產稅會制造新的不公
重大事件面前,政府就該成為大V
    昨日,2014年國家公務員招考職位表公布,130多個單位拿出11729個職位,將招考19538人,相較2013年國考分別減少1172個職位、1301人。值得注意的是,中紀委招錄人數比2013年增加4人。同時,北京計劃招錄2014人,僅次於廣東位居第二。
  中紀委招錄人數增加 反映政府反腐決心
去年的12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中央政治局改進工作作風八項規定,即八不准,在中央及地方展開了一系列的反腐行動。那麼有關反腐的招錄職位在此次招考中會有何變化呢?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中央紀委、監察機構的招錄“胃口”也在變大,共招錄48人,其中機關廳室局招錄23人、派駐機構22人、網絡舉報管理中心2人、廉政理論研究中心1人,較之2013年的44人多出4人。更值得一提的是,網絡舉報管理中心由2013年的招錄一人增至兩人。中公教育專家指出,總人數的增加傳遞中央將發展更多的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納入到反腐隊伍中來,同時也反映出網絡舉報管理中心對人才的需求。
  
張維為:從國際政治實踐看"普世價值"多重困境
三中全會前瞻:中共依靠群眾凝聚改革動力
董雲虎:輿論引導工作要把握好"時,度,效"
吳偉柱:立廉德 謀廉政 興廉風
李培根:有思想才能引領未來
  上大學網此次推出的是榜單,是“大學最愛的專業”50強,共有55個專業(有名次並列的專業)。
  榜單還針對55個本科專業列出了“畢業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和“主要職業方向”兩項重要參數。
  對比發現,軟件工程、建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等技能型見長的本科專業,其畢業生從事相關職業在畢業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相對來說普遍較高。例如,軟件工程的本科畢業生在互聯網運營、軟件開發、計算機系統設計等行業入職半年后,每月普遍可以拿到4000至5600元的薪資收入,其主要職業方向基本定位在計算機程序員、軟件應用工程師、互聯網開發師等方面。
  然而,像最常見的英語專業、就業面相對較窄的音樂學和美術學、入職門檻相對較低的食品科學與工程、漢語言文學等本科專業,其畢業生從事相關職業在畢業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相對來說就普遍較低,月薪一般在2000至3200元之間。
  不過,起薪低並不意味著職業前景不光明。一些職業所要求的知識結構和專業技能,往往需要員工在崗位上實戰多年。如法學專業畢業后從事律師行業,需要的是行業資歷,這一類就屬於厚積薄發的專業.
  中國大學目前對社會的引領作用尚不明顯。盡管眾多大學已經開始重視科學研究和技術成果轉化,在國民經濟建設中日益發揮重要作用,但基本上還是以跟蹤國外科學研究和先進技術為主。近些年國家在科研的投入上大幅度增加。

2013年諾貝爾自然科學獎解讀
專家:毛澤東社會矛盾理論的當代意義
牛小俠:何為大學的追問
李紅:讓網絡正能量得到釋放






我要發表留言(現有留言: 條)
  • 匿名發表  署名:
  • 驗証碼:

  •    
  • 留言須知
  • 本期編輯:朱書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