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李紅:讓網絡正能量得到釋放

2013年10月15日08:19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讓網絡正能量得到釋放

互聯網是影響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社會信息化、信息網絡化,是這個時代的鮮明特色。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數據,2012年底,中國網民總數達到5.64億。在網絡化大潮下,公民成為網民已是社會的必然趨勢。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加強和改進網絡內容建設,唱響網上主旋律。十八大報告還提出,要以擴大有序參與、推進信息公開、加強議事協商、強化權力監督為重點,拓寬范圍和途徑,豐富內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切實的民主權利﹔要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在今天這個時代,要達到上述要求,都離不開網絡。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種現象:每當社會上有事情發生,網絡總能在第一時間作出反應。這種反應,在多數情況下集聚的是社會正能量,卻也難免泥沙俱下,宣泄出消極的負能量。這種正負能量在網絡並存的格局,既彰顯了互聯網作為新媒體的無窮魅力,也增加了網絡管理的難度。但必須認識到,這是社會的巨大進步。網絡改變了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存模式,提高了信息傳播的速度,提升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其正面作用是巨大的。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網民群體的不斷壯大,尤其是網絡發聲人群的不斷普及,積極的建構式的理性聲音逐漸凸現,成為促進發展和改革的智慧源泉。網絡,正逐漸散發出令人欣喜的正能量。

2012年10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出版《平凡的感動》一書,書中記錄了張麗莉、吳斌、高鐵成、周江疆等 70位人物的“最美故事”。他們都是當今現實生活中的普通人,但在關鍵時刻他們毅然擇善,用愛心譜寫了平凡人物的感人壯舉。他們的事跡通過網絡第一時間被傳播,被傳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主任王晨在首發式致辭中指出,這些發端於網絡、傳頌於社會、感動了中國的平凡英雄和凡人善舉,克服了網上奢靡、浮夸、浮躁之氣,使互聯網充滿了溫情和溫暖,激發全社會向善向上的力量,彰顯了中華民族崇德向善的美德。

還可以再舉兩個彰顯網絡正能量的例子。

其一,中央“八項規定”出台后,網民積極響應,表現出了對中央領導集體的高度認可和強烈支持,網民的全方位監督和中央規定上下呼應,產生了巨大的正能量。一時間,大吃大喝、請客送禮之風得到很大遏制,官場風氣得以淨化。可以說,如果沒有網民積極主動的配合,“八項規定”很難收到現有的效果。這是激發網絡正能量的典型成功案例。

其二,在王岐山的倡導下,今年9月2日,中紀委監察部網站正式開通,主頁突出的是“信訪舉報”“互動交流”等分區。“信訪舉報”分區,設置了“舉報指南”“我要舉報”“舉報查詢”“其他舉報網站”“舉報方式”五個“菜單”。近年來,網絡反腐風生水起,方興未艾。過去,網絡意見分散,真假難辨。現在,有一個正當暢通的渠道反映意見,既讓普通網民對反腐增加了信心,也遏制了網絡舉報各處飛的亂象,加大了反腐的成效。相信這一平台能在反腐倡廉方面發揮重大的作用。

不可否認,由於網絡的匿名、便捷、即時,更由於網民身份的復雜、角度的不同、認知的差異,網絡這塊土壤很難做到潔淨。網絡謠言就是生長在這塊土壤上的一大頑疾。治理打擊網絡謠言無疑是很有必要的,這有助於淨化網絡空氣,維護正常的網絡秩序。但同時也要看到,網絡謠言之所以一度泛濫,一方面是因為相關規范闕如,另一方面是由於網絡正能量未能很好地激發。在網絡世界裡,正能量始終佔據著主流,這和現實社會中人們普遍崇德向善是一致的。那些負面的東西是派生的,是網民情緒化的、暫時的宣泄。真正別有用心、主觀惡意地造謠滋事只是極個別人的所作所為。

因此,管理網絡,治理負面是輔助,更重要的是激發網絡正能量。中共浙江省委組織部部長蔡奇認為:“互聯網是個新的傳播工具,本身沒有標簽,不能認為它是洪水猛獸,也不能隔網喊話,而應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網絡也是個社會安全閥。已故國家文史館館長啟功先生說過:“仁義即人意。”普通老百姓的處事原則往往是“與人為善”,如果我們能提供正當的渠道,保障普通網民通過網絡表達訴求的民主權利,同時積極引導,使網民的正能量得到最大釋放,網絡就是社會管理的一個有力幫手。

信息化時代,網絡是不可抗拒的潮流。作為管理者,必須從戰略高度看待網絡的發展。既要保護網民的積極性,又要借助網絡這個輿情的窗口,積極引導,合理規劃,讓網絡釋放出更多的“正能量”。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