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专家透视公务员考试热:官本位回潮折射社会隐忧

2013年10月15日08:33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体制的诱惑还是制度的缺陷?——透视公务员考试热

又到一年“国考”季,持续多年的“公务员热”仍在升温。公务员为何如此有吸引力?人们都抱着怎样的心态报考公务员?“公务员热”的背后有哪些喜与忧?中央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公告发布之际,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求稳心态让年轻人热衷进“围城”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度至2013年度中央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报名并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分别为130.5万、123.4万和138.3万,基本保持着“百里挑一”的热度。其中,大部分报考者是应届高校毕业生。

年轻人为什么热衷报考公务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局长尹蔚民认为有三个原因。一是就业压力大,每年都有600多万高校应届毕业生需要就业,就业岗位常常不能满足需要;二是公务员考录是“玻璃房子”里的竞争,群众能看得见如何操作;三是公务员这一职业较为稳定,职业声望和福利待遇相对比较好。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马庆钰指出,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许多职业的竞争性和风险性越来越大,公务员职业因其高稳定性、高福利性而更具吸引力。

在某国家部委工作的谭先生告诉记者,公务员这个职业就是一个围城,没进来时拼命想进来,工作了几年后,频繁的加班、固化的形式、有限的上升空间让自己真的想跳出去。“但不做公务员,还有更好的选择吗?”谭先生说。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求稳是毕业生报考公务员的一个主导心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届一位姓李的研究生说:“我将来不想‘蜗居’,更不想成为‘蚁族’,如果能进入国家机关,相当高的福利会给我带来安定感。”

马庆钰认为,年轻人在求职中追求稳定并非正常现象,广阔天地里才能大有作为,青年学生需眼睛向下,基层工作、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更能让他们施展抱负,实现理想。

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主管机关一直在强化基层导向,规定省级以上机关只录用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这一政策把许多应届毕业生挡在了报考公务员的大门之外。

官本位回潮折射社会隐忧

纵观近几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冷热不均现象一直存在,热门职位一般集中在税务、海关、人事、财政等所谓有权有势的部门,而气象、地震、史志办等“清水衙门”报考人数相对较少。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储建国说:“许多人在报考公务员时,要对职位的权力与责任、岗位的收入与工作强度做出权衡,相关职位的‘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报考者的选择。”

说到“公务员热”,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深有感触:“我带的一个博士生,本来搞学术研究非常有天赋,却一心想去政府部门,想做官。”

迟福林认为,这是官本位思想在作祟,本来我们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让大家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多的创业创新机会,但如果让权力寻租成为一种观念甚至一种普遍现象,就是社会发展的倒退,也是一大隐忧,比如由这种机制所产生的腐败问题。

马庆钰指出,今天仍有不少人把“学而优则仕”当成通往成功、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认为只要挤过了“独木桥”,就有宽广的人生坦途了。

两年前考取财政部的张先生原本在一家大型国企工作,工作稳定,收入不菲。“我的家在偏远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在他们眼中,公务员是一份了不得的工作。”张先生说,“得到录用消息的那一天,从来不喝酒的父亲也端起酒杯向我祝贺。”

专家表示,对权力进行充分制约,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就会在客观上给“公务员热”降温。“要找到一条有效的监督权力的路子,让权力在制度框架内进行有效而公平的运行。”迟福林说。

相关新闻


【聚焦】杨燕绥:执行中的误区导致公务员“薪酬尴尬”

【聚焦】专家解读公务员内部收入悬殊的“病灶”在哪里?

储建国:大学生为什么争当公务员

舒圣祥:“年轻人做公务员严重浪费”说给谁听

专家解读哪些学生适合成为公务员

尹蔚民:中国特色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初步建立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党员学习微平台”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迟福林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