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

陳雪薇:堅持群眾路線的歷史經驗教訓

2013年10月15日15:38  來源:中央黨校網

  2013年6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鄭重地指出:“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這是對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和黨的群眾路線最新的科學論斷。本文試圖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更好闡明和理解這個論斷的正確性,有助於我們更好地進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更有助於切實加強和改善黨群關系,為實現黨的十八大的目標任務提供堅強保証。

  一、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創造

  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的長期實踐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被實踐証明是正確的、行之有效的實現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的根本工作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它是黨對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的獨創性運用發展和新的貢獻。它是黨領導經驗的深刻總結,是黨的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它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一個基本方面。

  (一)牢記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馬克思恩格斯創立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其中歷史唯物論的重要原理之一就是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馬克思、恩格斯在1844年《神聖家族》一文中指出:歷史活動中最重要的“是行動著的群眾”,“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擴大”。(《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4頁)這個基本觀點是唯物史觀的核心。毛澤東作了簡明的表述:“人民,隻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頁)

  列寧對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作了重要的發揮,他認為“生氣勃勃的創造性的社會主義是由人民群眾自己創立的。”(《列寧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3頁)毛澤東在1959年冬到1960年春在杭州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時,對列寧這句話加以高度評價:列寧這句話“講得好。我們的群眾路線,就是這樣的。”(《毛澤東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9頁)毛澤東在1956年曾說過“社會的財富是工人、農民和勞動知識分子自己創造的。隻要這些人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又有一條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路線,不是回避問題,而是用積極的態度去解決問題,任何人間的困難總是可以解決的。”(《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5卷,中央文獻出版社1991年版,第490頁)這是對群眾觀點極為深刻的闡發和完備的論斷。

  (二)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創造。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投入轟轟烈烈的革命斗爭,黨和人民息息相關,黨是人民中的一部分,黨的生存、發展和壯大離不開人民。黨的任務是為中國廣大人民的利益而奮斗,並以發動群眾、開展群眾運動為己任。1925年10月,中共中央擴大執委會的決議指出:“中國革命運動的將來,全看中國共產黨會不會組織群眾、引導群眾。”

  隨著革命實踐的發展,到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人把群眾觀點化為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1929年12月,毛澤東在起草《紅軍第四軍第九次黨代表大會決議》中指出,紅軍的任務不只是單純的打仗,它除了打仗消滅敵人軍事力量之外,還要負擔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幫助群眾建立革命政權以至於建立共產黨的組織等項重大的任務。1930年3月,中央在給廣東省委的指示信中說:隻憑上面的命令的“非群眾路線的工作方式”,必然會造成革命政權的危機。在反“圍剿”的艱苦歲月裡,黨越來越認識一切為了群眾、相信和依靠群眾的極端重要性。毛澤東多次批評命令主義和官僚主義、倡導群眾路線領導方式。1934年1月毛澤東在《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真正的銅牆鐵壁是什麼?是群眾,是千百萬實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這是真正的銅牆鐵壁,什麼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我們是革命戰爭的領導者、組織者,我們又是群眾生活的領導者、組織者。組織革命戰爭,改良群眾生活,這是我們的兩大任務。在這裡,工作方法問題,就嚴重地擺在我們的面前。”(《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頁)由此可見,毛澤東把群眾觀點提升到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

分享到:
(責編:萬鵬、趙晶)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