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周刊--新闻报道--人民网

 

 
 
    连日来,全国多地遭遇雾霾天气,PM2.5值频频“爆表”。中央气象台连续三天发布雾霾最高预警,各地各部门正在采取多方措施积极应对。有网友吐槽“厚德载雾,自强不吸”,有专家指出人为排放是造成灰霾的主因。【详细】

公众最反感的官话套话
  金古奇人:若以出现频率论,重要讲话、高度重视、重大意义稳居前三。其他如:充分肯定、高度评价、圆满完成等,也是频繁出现的套话。
  大雄1919:新闻需要的不是形容词,需要的是动词。百姓不需要“重视、亲切”,需要的是消除矛盾、解决问题。
  醉浮华:“相关单位”、“有关部门”太模糊,或者显示了政府部门的责权不清,或者就是互相推责的常用伎俩。
  萧坤K84:毫无疑问是“指出”,盛气凌人、居高临下之势溢于言表。
  广州公安:很多网友反感的并不是官话的字眼本身,“官话的实质是说一套做一套,这个实质不改,就算把主题讲话改成单口相声,该不爱听还不爱听。只要知行合一,言出必践,自然会有拥趸。”
  纳杰映画:我最反感官员讲话喜欢把人民群众称呼为“老百姓”,这样可能会显示出领导的身份地位,可总觉得有些不中听。
  台州老莫:我们听得更多的是:认真、高度、大力、十分、必须之类,听着好像有重量,其实飘在空气里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具体的数据、标准可以衡量,即使做反了,也没有处罚。
  那姑娘的曾经:“你去三楼找主任。”“不归我们管,你下二楼看看。”“找我们不管用,上三楼。”“你得去二楼,楼道西边第二个办公室找局长。”“同志麻烦问下,局长那屋没人……”“那我哪知道,一楼服务大厅问问去。”“同志你好,请问……”“上二楼楼道左拐第一个屋。”“上三楼!”某日和母亲在运管所“运动减肥”(的经历)。
  黄涛在西安:我们会联系你的。这事我不清楚。不归我们管。你打错了。谁告诉你的?谁让你找我的?你咋知道我的电话?你找哪里?谁让你来的?

闫群力:转变作风亟需破除“制度迷信”
贪官外逃越来越难了
杜飞进:十八大报告中的72个“第一次”
党建要破解三个传统难题
深阅读:经适房正逐渐退出保障体系
  提供虚假证明、伪造资格情况不断,腐败案件时有发生。郑州在2012年停止了新的经适房项目选址
  几乎从经适房诞生之初,问题和质疑就一直伴随着制度的发展。如初期经济适用房保障人群错位,多数经适房落入有较高购买能力的群体手中等。
  郑州市房管局规划和住房保障处处长冯荣智回忆,最初,经济适用房并不像现在这么抢手,2005年之前,由于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价格相差不多,甚至比当初的职工集资建房价格还高,位置比较偏,尽管审核程序很简单,条件放宽后销售还是遇冷。有一阵,房管部门甚至不得不到广场上去推销。有很多符合“中低收入家庭”标准的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也住进了经济适用房。
  2006年到2009年,由于与商品房价格差从每平方米几百元扩大到两三千元, 经济适用房开始逐渐“受宠”,同时由于准入门槛较低(企事业单位人员大都可纳入保障范围)、收入认定程序简单等原因,申购经济适用住房“井喷”。为此郑州建立了“摇号”供应制度,要求开发企业所建房屋必须公开供应。
  但在供应方式转变期间,仍存在着企业自行向符合条件的家庭销售与政府“摇号”供应并存的现象。而且,有部分企业为解决建设资金紧张问题,自留房源、违规销售,有人通过提供虚假的收入、户籍或婚姻证明,骗取购房资格,也出现了倒卖经济适用住房的问题。此外,定向开发和拆迁安置用房也纳入了经济适用房,在此过程中,部分不具备资格的人员也通过伪造资格等方式进入了这一序列。
  2011年,郑州市纪委就查办了二七区原常委、统战部长曲某,郑州市经济适用房建设管理中心原副主任林某,中牟县公安局黄店派出所原所长张某受贿案等经济适用房领域系列腐败案件。该系列案党政纪立案15起,查办15人,移送司法机关12人,涉案金额1.1亿余元,通过办案收缴违纪违法资金5200余万元。
  2011年、2012年,郑州有2404户家庭被取消经适房购买资格,5462户家庭被取消了廉租房保障资格。
  正因为存在各种问题,目前经适房制度在很多地方已退出历史舞台。郑州也在2012年停止了新的经适房项目选址。

辜胜阻:新型城镇化的难点是人的城镇化
人民时评:莫让编制壁垒消解了朝气
“死也要死在编制里”引人深思
职能部门和新闻媒体如何良性互动?
马克思主义与危机反思
  漫长的人类文明历史表明,现实的急剧变化总会带来理论探索的活跃。西方国家各类危机经久不愈,马克思主义成为反思危机、探求未来的重要理论资源。
  在资本主义陷入困境的地方,往往最能显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经济危机深度发酵的欧美国家,各类国际论坛剑指资本主义痼疾,探讨现实危机出路和替代方案。大众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作用与组织形式,全球和各国财富的贫富分化及其负效应,国际经济组织的改革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等问题,成为这些论坛的主要议题。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在全球范围内问世,探讨马克思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全球正义、马克思主义发展方向以及未来世界发展趋势等问题。
  面对持续不断的危机,欧美各国政府试图运用国家力量“重塑资本主义”,但政策屡屡破产。美国推出了数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质是通过滥印美钞合法地获取别国财富,但无法摆脱财政问题困扰。欧洲力图削减社会福利,为政府解套,但至今仍在债务危机的泥淖中挣扎。欧美财政问题的本质,在于处理三个主要影响财政支出的“需要”时政策频频失误,即增加军费以满足军火垄断寡头和军事霸权的需要、不增税以满足超级富豪不移民的需要、不减福利以满足大众选民的需要。这种顾此失彼的矛盾,反映出西方在社会大众、代表自由市场的垄断资本和试图维护整体利益的国家力量之间的激烈博弈。
  与此同时,利益长期被漠视的普通民众开始重新审视国家、市场和大众的关系及经济全球化的前景。大规模街头抗议成为欧美各国新政治景观。表面看,民众反对西方政府的紧缩政策,呼吁扩大和改善公共部门和国家的作用。其深层诉求则是对新自由主义主导全球化进程的抵制。墨西哥学者安吉利斯说:“危机更多程度上是衰退对人权的附带性伤害,尤其是获得合适工作的权利。”

让互联网反腐发挥“正能量”
改革共识四人谈
辛鸣:顶层设计贵在构建科学改革观
80后女副市长:年轻化?花瓶化?
研究生教育是时候该改革了
“女硕士求职因学历高被拒,谎称本科生求职”“研究生就业率连续3年不如本科生”“7名研究生当上清洁工”……打开搜索网站,输入“研究生、就业”的关键词,旋即跳出的这些新闻足够引发公众的热议——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到底怎么啦?(相关报道详见今日6版)   毋庸讳言,目前研究生教育确实问题丛生。从疯狂的“考研热”和“唯分数”的招生录取,到“放羊式的”培养和管理,再到“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出口把关,让公众和有识之士着实对研究生教育忧心忡忡。时至今日,研究生教育凸现出的种种乱象,已经严重危及高等教育的质量。如不早日把研究生教育提上全面改革的议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恐将沦为一句口号。
  研究生大规模扩招,初衷并非是为各行各业和博士教育输送大量学术人才,而主要是为缓和本科生大规模扩招带来的就业难。起初效果明显,然而没过几年,随着劳动力市场高学历的饱和,研究生就业问题也日渐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指望用研究生连年大幅扩招来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就陷入了自设的陷进——不仅无法缓解,而且还进一步推助了高等教育学历的贬值,并导致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危机。   近年来,教育部采取了不少措施,希望能切实改进研究生教育。比如引入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均不同于学术硕士的专业硕士,“原则上2013年硕士生招生计划的增量主要用于专业学位,要将存量部分中的学术学位计划按不少于5%的比例调减,用于增加专业学位计划”,但似乎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培养的过程和管理依旧如故——粗放放养,毕业论文答辩也继续走过场。由于没动真格,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仍然亟待大力推进和深化。
  那么,如何来改革研究生教育呢?一方面,要转变研究生的教育观念,把专业学位做得更注重实践,把学术学位做得更学术。另一方面,要削减学术学位、增加专业学位的招生比例,并严格招生录取、培养管理和毕业把关。以现在研究生的数量,大多数人并不是为了学术深造或毕业后从事与学术有关的工作,所以更多地培养面向就业的专业型研究生应是大势所趋。

党史上谁最早提“中华民族复兴”
“三俗”电影票房为什么这么高
军史回顾:关乎中国命运的一次飞行
关于中共二大代表名单问题的一点看法
 
我要发表留言(现有留言: 条)
  • 匿名发表  署名:
  • 验证码:

  •    
  • 留言须知
  • 策划编辑:朱书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