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研判改革方向、方法  探究改革路径、动力
特别关注:品读人民日报“改革方法论”系列评论
编辑 朱书缘
2013年01月15日08:40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编者按:今日中国,改革的话题,总能引起热议。“改革”二字总能点燃激情、催人奋进。“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改革的频繁重申,点燃全社会的激情。我们的党和国家进入了深化改革、与民更始的历史新时期。

当“要不要改”在认识层面的疑惑逐渐消散,“为谁改革”的追问再度强劲,“怎么改革”的考验随之而来,“改革什么”的选择迫在眉睫。人民日报评论版推出“深化改革方法论”系列七篇,从改革方向、改革方法、改革路径、改革主体、改革动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

深化改革方法论之一:改革,回应人民的强烈期待

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凝聚民智,方能干群一致、上下同心,突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可期,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可待,实现中国梦想的未来可望。[详细]

深化改革方法论之二:改革的方向至关重要

无论是哪个层次、哪个领域的改革,都需想一想:这些改革措施,是不是保障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不是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是不是推动了社会进步?[详细]

深化改革方法论之三:要基层摸索,也要顶层设计

改革要改得准、走得好,必须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的辩证统一。基层探索可以大胆,顶层设计必须谨慎。[详细]

深化改革方法论之四:改革必须协调推进

社会越转型,就越是新旧问题交织、利益主体纷起,孤军奋战、单兵突进难以走远。改革越深入,就越要触及深层问题、体制弊端,从长远到现实,从宏观到微观的综合治理才能起效。[详细]

深化改革方法论之五:群众利益,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

改革是最大红利,但如果“红利”难以体现在百姓切身利益上,就会丧失动力。发展是硬道理,但如果发展损害了群众权利,“硬发展”就没道理[详细]

深化改革方法论之六:改革需要更广泛群众基础

小微企业的困境,民间金融的困局,说明改革实践遇到了新问题。改什么、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要听一听群众的呼声,看一看群众的诉求,别让群众的创造热情撞到“玻璃门”、碰到“天花板”。[详细]

深化改革方法论之七:改革没有完成时

强调改革“只有进行时”,就是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破解当下现实难题,为中国将来发展蓄势;强调改革“没有完成时”,就是要看到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既不盲目追求“毕其功于一役”,又能够“小步走、快步走、不停步”,最后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详细]

>>>>更多报道

深化改革:

  收入分配改革:
  户籍制度改革:
  异地高考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责编:朱书缘、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