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网上调查:改革心声 展望十八届三中全会

本期关注
  • · 三中全会与它所改变的中国
      三中全会已成为“改革”的代名词,是观察中国“后30年”变革的历史线索。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一共召开过的7次三中全会,“深化改革”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不变主题。
      “经济奇迹”与政治体制改革
      “后30年”有一个醒目现象,即经济体制改革或伴生或催生着一系列其他领域的改革,这些改革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以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
      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史上重要一笔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中国梦”提供巨大“正能量”,值得在中国改革史上大书特书。[详细]
张曙: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邓小平对党风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1977年7月,他在第三次复出之初就指出:“要搞好我们的党风、军风、民风,关键是要搞好党风。”1979年3月,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他强调:“在目前的历史转变时期,问题堆积成山,工作百端待举,加强党的领导,端正党的作风,具有决定的意义。”1985年9月,他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又指出:“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针对改革开放初期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作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论断,对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端正党风重在解决实际问题。邓小平指出,端正党风关键是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决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贪图享乐、铺张浪费等腐朽思想,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这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要反对的“四风”。

唐庆才:贯彻群众路线 推进组织工作
王莉:教育实践活动怎样才能做实
徐守盛:建立健全制度推动作风建设常态长效
郑志国:如何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
梁朋: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应有新突破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养老保险体系长期存在多种制度并存且相互割裂的问题。伴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全社会对于养老金并轨的呼声渐高。
  日前,多部委与多套养老方案的设计者们在为期两天的闭门会议上达成方向性的共识,养老金并轨一事已基本没有悬念,但具体方案仍期待顶层设计——
  日前有媒体披露,多部委与多套养老方案设计者们在为期两天的闭门会议上就养老保障制度达成了多项共识。记者随即向与会人士核实并获悉,目前,多方在顶层设计的规划、养老制度的安排以及如何实现上述制度这3大问题上达成了方向上的共识,养老金并轨一事已基本没有悬念,但具体的方案仍在讨论中,相关政策何时出台也无定论。
  有关方面坦承,养老保险制度“多轨制”是历史遗留问题,并轨难度非常大。但改革是否有成效,不仅关乎社会公平,更是对改革能力与魄力的考验,因而必须坚定地推进。
  统筹层次低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一个重要缺陷,各地区之间无法横向调剂,各自为政,加剧了不公平的现状,养老金的投资方式改革也无从谈起。

从“工业经济”迈向“服务经济”
李宁:新一轮税改应以调结构为主
李海松:主动转型 推动持续发展
李纪恒: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历史渊源、广泛现实基础和客观发展规律,对于我们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一以贯之的文化精神,是“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是一种无所不在的“软实力”。不同的文化传统,注定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路径和命运也不尽相同。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延续至今,并在当代进一步迸发出强大生命力和竞争力,一个深层根源就在于独特的中华文化优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撑”。

破除官僚主义须标本兼治
徐惟诚:依靠人民群众 建设道德高地
王瑾:进一步推进政府体制改革
宋文新: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谢毅:坚决维护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领导时期的历史,正如邓小平所说,这“不只是个理论问题,尤其是个政治问题,是国际国内的很大的政治问题”。因为对这个问题如何回答,直接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如果把毛泽东领导时期党的历史说成漆黑一团,如果把毛泽东等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领导人民在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加以否定,那就会从根本上动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作用,就会使党和国家在政治上迷失前进的方向。
  上个世纪后期,美国的反共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在《大失败》一书中,曾经建议苏联的自由化分子集中力量攻击和丑化斯大林,批判“斯大林主义”。他认为,一旦把斯大林全盘否定了,苏联共产党、苏维埃政权的历史就站不住脚,苏共的执政地位和领导作用就会失去历史的依据。苏联的自由化分子正是按照这个反共战略,在戈尔巴乔夫、雅可夫列夫等人的支持下,从历史问题上打开突破口,展开反共反社会主义活动,直到导致苏共解体、苏联垮台。

刘希平:教师交流要坚持公平公正
公方彬:管网用网先要具备网络思维
邓小平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杨江帆:引导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我要发表留言(现有留言: 条)
  • 匿名发表  署名:
  • 验证码:

  •    
  • 留言须知
  • 本期编辑:朱书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