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为54位全国道德模范以及265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的事迹感动得热泪盈眶,也找到了激励自己前进的力量。这些道德模范都是从群众中产生出来的,是长期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成的丰硕成果。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社会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动,与新情况相适应的道德规范来不及形成,社会生活领域出现了许多漏洞,道德失范的情况屡屡发生。人民群众对这种状况是不满意的,有些人因而失去了道德自信。但是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好人好事正在大量涌现,各行各业都产生了许多“最美”人物。人们看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传统美德,正在和新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焕发出新的巨大的能量,“还是好人多”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这次评选产生的全国道德模范就是经过亿万群众投票,从无数“好人”、“感动中国人物”、“最美人物”选出的优秀代表,集中了群众的意愿,反映了群众的价值取向,代表了当代中国人民的良好精神风貌,自然成为群众学习的榜样,必将推动群众性的道德建设向新的高度发展。
从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成功得到的一条重要启示就是,必须深刻认识道德建设与依靠群众之间的关系。
首先,良好的社会道德是群众自身的愿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的道德规范,是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群众在自身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磨合形成的。任何社会的道德规范只有为当时社会绝大多数人认同并付诸实践才能成为现实。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是植根于世世代代亿万中国人的心灵与实践之中,并且支撑着整个民族克服各种艰难困苦向前发展而传承至今的。在新的历史时期,人们希望国家富强、生活富裕,同时也希望社会和谐、安定团结、互助互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开展道德建设,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如果听任社会道德败坏,不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业不可能建成,而且前人多年艰苦奋斗得到的成果也可能丧失。所以广大人民群众始终热切地期盼社会道德不断进步,期盼更多有道德的好人,期盼各种道德模范的大量涌现。群众的这种愿望,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最强大的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我们的道德建设工作所以能取得成效,正是因为重视并且尊重人民群众的这种期望,努力使各个阶段的道德建设成为群众性的活动,使群众成为道德建设的主体。
其次,道德模范人物的先进性必须同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判断相一致,道德模范才能成为人民群众的榜样。在道德建设中,榜样起着巨大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这种作用不是依靠法律或者行政命令,而是通过群众自身的认知和感悟而得到实现。这就要求模范人物能够高度被群众认可。一方面,群众认为社会需要有这样的人;另一方面,群众自己也愿意成为这样或类似这样的人。这才能做到见贤思齐。这次评选表彰的全国道德模范,由于经过广泛的层层推荐、投票,选出的正是群众心中所期望的好人。他们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道德情怀,见义勇为、勇于担当的无畏精神,以诚待人、守信践诺的为人品格,敬业奉献、勤勉做事的职业操守,孝老爱亲、血脉相依的至美真情,彰显的是人间大爱,展现的是人性大美,所以才使全社会为之感动。而且表彰他们的美与善,当前又有极强的针对性,与社会上见利忘义、贪图享乐、背信弃义的逆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就更使这些道德模范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因为欢迎他们、学习他们,就是欢迎和扩大正能量,就是欢迎光明战胜黑暗、美善战胜丑恶。
过去有些诋毁英雄模范人物的人,往往从极端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出发,攻击先进人物都是“傻瓜”、“有福不享”,是“苦行僧”、做“无谓的牺牲”等等,其目的无非是削弱模范人物在群众中的影响,为自己的歪门邪道打掩护。但是现在群众经过评选活动,详细地了解了模范人物的事迹,就清楚地看到这些道德模范不但一个也不傻,而且很多都是聪明才俊之士。他们不但能克服许多他人难以克服的困难,成就许多他人难以成就的功业,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人生的价值往往有比他人更深刻的领悟,对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能作出更恰当的处理。因此,他们往往能得到他人更多的理解和帮助,往往能够更多更快地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往往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自己也就每日每时得到更多的幸福和快乐。这样的榜样,无疑会有更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最后,必须注意树立群众身边的道德榜样。这次评选表彰的道德模范就是这样,他们就生活在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各个民族之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都是普通的劳动者,普通的居民、学生。群众看到,他们就是自己周围的人、身边的人,甚至和自己没有什么两样,自然就会有亲近感。他们做的事,自己有可能遇到,也有可能做到。这就增加了向模范人物学习、看齐的积极性。
正如青藏高原的隆起是喜马拉雅山高耸入云的基础,珠穆朗玛峰又只能耸立在喜马拉雅山之上才成为世界最高峰,全国道德模范产生的基础就是在社会上已经形成的道德高地。这次评选活动中各地群众推荐的候选人达到1.97万,入选道德模范提名奖的265人之中,每个人的事迹都感人至深,而且各地区各行业都还有一大批各种先进模范人物不断涌现,更一次次使人们的心灵受到感动,受到震撼。在这样的道德高地上,全国道德模范的产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他们的品格、思想、追求也更容易被广大群众所理解。更重要的是,构成道德高地的不仅是这些先进模范人物,更有多年来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所形成的精神高度和道德高度。我们看到,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志愿者活跃在人们需要的各种场所;各种邻里互助活动沟通了千家万户的心灵,使人间增添温暖;文明城市、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一步一步、一点一滴地改变着城市的面貌,构建着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们呼唤正能量,同时从自己做起,一件事一件事地为正能量加油,为美好的生活添彩。绝大多数人每天做的都是日常小事,都只是觉得“理”当如此而已。可是这“理”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和道德模范的精神追求都是相通的、一致的。这就是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取得成功最深厚的基础。
社会的道德是广大群众的道德,广大群众内心的信念、对善恶的判断取舍决定着社会的道德面貌。只要我们的道德建设工作真正做到面向群众,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法,特别是善于运用新媒体,把工作做到一切有群众的地方,结合群众的道德期盼,注意发现群众中的好人好事,为群众发表道德评价、实践道德行为提供机会和平台,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在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整个社会的道德高地就一定会越来越扎实,道德的力量就一定会愈见其光辉。
(作者: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
相关专题 |
· 《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