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周刊--新聞報道--人民網

 

 
 
    希望參加宣講團的同志們認真准備,准確領會黨的十八大精神,准確領會黨的十八大確立的重大理論觀點、重大方針政策、重大工作部署,努力做到了然於胸、運用自如。希望同志們下去后,緊密結合實際,緊密結合干部群眾所思所想,認真進行宣講,努力做到深入淺出、入腦入心。【詳細】

肖雲祥:反腐是執政黨的政治擔當
  建設廉潔政治是我們黨追求的重要政治目標。早在1941年5月,毛澤東同志在《陝甘寧邊區施政綱領》第八條中就提出要“厲行廉潔政治”。1945年4月,針對舊社會的腐朽統治和腐敗制度,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報告《論聯合政府》中明確指出,我們的具體綱領重要一點就是,“要求懲辦貪官污吏,實現廉潔政治”。改革開放以后,針對黨內出現的腐敗現象,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要反對腐敗,搞廉潔政治。”江澤民同志在十四屆中央紀委第二次全會上強調,“我們要善於總結經驗,反對腐敗,搞廉潔政治。”進入新世紀新階段,胡錦濤同志在十六屆中央紀委第五次全會上重申,要嚴肅地堅決地保持共產黨員的共產主義純潔性,建設廉潔政治。可以說,建設廉潔政治是我們黨一貫的政治追求,也是我們黨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根本保証。
    建設廉潔政治是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有力保障。當前,我國正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由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時間短、進程快,一些領域體制機制制度還不完善,各種腐朽思想的影響仍然。

中央黨校劉春: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
吉林省社科理論界研討會發言摘要(一)
秦宣:堅持和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秦剛: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色
解讀十八大報告的經濟“新理念”
    專家們普遍認為,市場經濟體制的核心問題就是政府和市場,十八大報告抓住了問題的要害。“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對於市場經濟極其重要。政府看得見的手和市場看不見的手,必須是密切結合起來的,而不是扭著較勁。”《觀點中國》評論員王振峰認為,如果不把政府和市場這個“扭結扣”打通理順好,經濟體制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就阻礙重重,很難進行下去。
    海外也對十八大有關“政府和市場”的改革思路予以肯定。蘇格蘭皇家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高路易認為,作為轉型期國家的執政黨,中共過去30多年來一直高扛改革大旗。在這一過程中,中國不斷重新審視和調整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他還說,“更清晰地劃分政府和市場的角色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中尤為重要的部分,也是最應盡早推進的改革之一,因為在這上面花費的時間越長,改革的難度就越高”。
    理順政府和市場關系,讓二者各司其能,對經濟發展模式從投資主導向消費主導轉型有很大幫助。江西省委常委、贛州市委書記史文清認為,能否理順政府與市場關系...

林毅夫:如何才能做到“收入翻番”
解讀:2012年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
34城市欲“擠”上軌道交通快車
專家稱十八大重在提高底層收入
77.8%公眾期待有更多渠道參與反腐
    “腐敗問題愈演愈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我們要警醒啊!” 11月1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關於反腐敗問題的闡述和表態振聾發聵。11月19日,在中央紀委監察部機關全體黨員干部大會上,新任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也表示,堅定不移反對腐敗,努力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標要求。長期以來,反腐一直是老百姓高度關注的話題。未來十年,老百姓對國家的反腐敗工作有哪些期待和建議?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題客調查網和民意中國網,對全國31個省(區、市)的10219名網友,進行的在線即時調查顯示,66.6%的受訪者坦言很關注當前的反腐工作,76.6%的受訪者期待未來十年國家的反腐敗力度進一步加強。
    受訪者中,私企員工佔29.9%,國企員工佔15.7%,事業單位員工佔11.9%,學生佔8.6%,農民佔4.7%,國家公職人員佔3.6%。29.8%的受訪者平均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20.5%的受訪者在3001元到5000元,18.7%的受訪者在5001元到10000元,6.1%的受訪者在10001元以上。

大部制改革 基於經濟學視角的分析
親歷者:明明白白的“九二共識”
鐘聲:中國外交內涵更加豐富
司法考試,如何助力法治中國
中國學術要回應中國問題
    學術研究從來沒有脫離社會現實,學術問題的產生往往源於社會,回應著社會的呼喚。即使在清朝文字獄的重壓之下,所謂的乾嘉學派也用鑽進故紙堆的表象為中國文化存根,給未來探索方向。直至西學大潮在船堅炮利開道下洶涌而至,章太炎等一大批學者也未嘗對中國文化失去信心。這個時期的學術研究,從表面看正被西方學術規范所替代,但究其內涵,多同中國面對世界大變局下的對應之策息息相關。中國的問題,支撐起中國的學術,堅韌不屈的學術意志,構成中華民族不絕如縷的魂魄血脈,讓中國能夠浴火重生,因為我們從來沒有對自己的文化和學術傳統喪失信心。
然而,我們也有過短暫的迷失。改革開放以后,當重新打開國門,我們才感覺到和世界已經隔絕太久,落差太大。於是我們奮起追趕,就有了大批留學生走向各個發達國家,開始了被稱作“新長征”的接軌世界的行動。幾十年過去了,回顧這段歷史和所取得的成就,確實有不少值得肯定的長足進步,技術進步了,和世界靠得更近了。但是也有人提出了更加深刻的問題:為什麼我們培養不出大師?

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尋宜居生活的條件
車耳:重商主義的教訓
張保振:“指鹿為馬”初為鬧劇終成正劇
艾森豪威爾為何棄攻柏林城
網上調查
調查:收入分配改革 您最希望改什麼?
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工資正常增長和最低工資標准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與收益分享
公共資源出讓收益的全民共享機制
高收入者稅收調節
國有企業金融機構高管人員薪酬管理
公務員津貼補貼和事業單位績效工資
其他
我要發表留言(現有留言: 條)
  • 匿名發表  署名:
  • 驗証碼:

  •    
  • 留言須知
  • 策劃編輯: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