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主題鮮明突出
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說,大會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這一主題明確了旗幟和道路問題,指出了歷史新階段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目標和方向。
報告的主題也體現在今后工作的具體目標上。胡錦濤同志的報告指出,要在十六大和十七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基礎上,從經濟、政治、文化、人民生活、社會和生態等諸方面努力實現新的要求,使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及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報告明確了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具體目標,強調了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闡述了擴大人民民主權利的措施,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主要任務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內容。明確這些工作,可以使我國在歷史新階段中更好地堅持發展和改革主題,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目標進一步具體化。
指導思想辯証統一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勇於探索的政黨。在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過程中,黨的指導思想的每一次豐富和深化,都蘊含了我們在探索中得來的重要經驗,凝聚了全黨的智慧。這些經驗和智慧既是對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堅持,又根據時代條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與中國實踐的有機結合的產物,是共產黨人主觀自覺性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客觀規律性相結合的產物。將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起作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既突出了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淵源和歷史繼承性,又體現了黨在指導思想上的新發展。這一辯証統一的新提法,反映出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上的深化,體現了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歷史繼承和現實發展之間的辯証統一。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進道路上,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黨的宗旨和本色,同時也根據每個歷史階段面對的現實國情,對黨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加以豐富和深化。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強調,科學發展觀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必須把科學發展觀貫徹到我國現代化建設全過程、體現到黨的建設各方面。在黨的指導思想中確立科學發展觀,可以更好地體現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更科學地解答在新形勢下我國應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胡錦濤在報告中,繼續明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依據,指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總任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提出了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的要求。這是對馬列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的繼承和發展。
“三創新三自信”關鍵重要
發展是硬道理,創新是永恆主題。胡錦濤同志提出,要始終堅持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和制度創新。能否在這三個方面不斷創新,是實現我國新時期發展戰略目標的關鍵。從我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程看,堅持實踐創新就是要堅持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觀點,不斷探索和總結經驗,在探索中走出建立和建設社會主義的新路。同時也要看到,我黨的實踐創新總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創新。科學的理論是實踐的指南,推動理論創新就是根據變化的實際,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緊密結合,不斷深化對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客觀規律的認識,並用這種認識總結提煉,用於指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從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經驗還可以看出,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結果是體現為社會制度的創新。正是因為我國確立和鞏固了社會主義制度,探索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才使我國在六十多年的時間內就跨越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需要經歷幾百年走過的道路。可以說,理論和實踐創新不僅需要落實在制度上,而且隻有通過制度創新才能將理論和實踐創新成果固化和穩定化。
在歷史新階段繼續推進理論、實踐和制度創新,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要確立執政黨的自信。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強調,要進一步樹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樹立道路自信,就是要堅持社會主義發展方向,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自覺抵制和反對封閉僵化思維和改旗易幟傾向對我國的影響;堅持理論自信,就是要勇於面對新問題,用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成果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來武裝全黨,凝聚發展共識;樹立制度自信,就是要將健全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體系作為推進我國改革和發展的出發點,全面、系統地充分發揮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制度的優越性。在全黨確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從根本上有利於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實現途徑、行動指南和根本保障的統一,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始終沿著正確的軌道前進。
五位七方建設全面系統
在闡述歷史新階段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主要任務時,胡錦濤同志的報告全面涵蓋了我國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五位一體”建設,以及國防和黨建等七個方面的工作。在經濟建設上,報告提出要適應國內外經濟形勢新變化,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基礎,突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新活力,從根本上增強長期發展后勁。在政治建設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突出了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這一主要目標,闡述了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緊迫性和必要性,既提出要積極借鑒人類政治文明有益成果,又強調了絕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在文化建設上,報告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任務,將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作為文化建設的關鍵,提倡發揚學術民主、藝術民主,突出了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在社會建設上,明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點目標,特別是強調了教育、醫療、住房、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在生態建設上,報告提出要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並第一次提出為全球生態安全作貢獻的新要求。在軍隊建設上,報告明確提出要建設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的建設目標,並根據新時期軍事斗爭的需要,提出要以國家核心安全需求為導向、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要求。在黨的建設上,明確了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目標,突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的主線,提出了增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等四個能力的要求。
報告對歷史新階段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出的任務全面、系統、科學,正視了目前我國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針對我國未來可能面對的新情況,注重各項建設之間的協調性。有些提法是對過去方針的進一步強調和闡述,如統籌城鄉發展,協調好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的關系以及統籌雙邊、多邊、區域次區域開放合作等;有些提法則是立足於應對新的挑戰,如: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統籌規劃和協調重大改革等。可以說,報告全面和系統地論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為指導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八項基本要求科學完整
十八大報告提出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必須牢牢把握的八項基本要求,完整地闡述了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報告提出,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必須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必須堅持推進改革開放,必須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必須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須堅持促進社會和諧,必須堅持和平發展,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這八項基本要求,全面體現了黨的根本宗旨,有力地回應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種種質疑,顯示了歷史新階段我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自覺和自信,是新時期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信念的凝結和升華。
人民主體地位從來就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執政的出發點,也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取得巨大歷史成就的基本前提。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經驗表明,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發展方向的重要保障。馬克思主義政黨與一切以私有制為基礎的政黨不同,它以消除兩極分化和實現共同富裕為旗幟,以促進社會和諧和從根本上維護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公平正義為歸宿,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不斷走向勝利的根本原因。在黨的領導下,我國立足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推進改革開放和堅持和平發展,根本的目的就是在生產發展基礎上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踐也証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了成就前所未有,為世界矚目。隻要堅持這八項基本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未來前景一定更加美好,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的戰略目標一定會勝利實現。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
專家解讀十八大報告——總體概括: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經濟建設:
政治建設:
社會建設:
文化建設:
生態文明建設:
黨的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