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中全会:专家学者策论深化改革

朱争平:党员领导干部须九“慎”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对待工作生活中的每个“第一次”,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目光。这里,要做到三个警惕:一要警惕一念之差。明朝思想家吕坤在他的《呻吟语》里有这样的话:“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我们一定要从源头上净化心灵,防止因一念之差而误入歧途。二要警惕自我原谅。一些走上犯罪道路的领导干部,在面临第一道关口时也曾犹豫过、心虚过、自责过,但终究没有能够战胜自己,有的还以“就这一次”为托词替自己解脱,最终因自我原谅而不能自拔。三要警惕心存侥幸。陈毅元帅有首诗:“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众目睽睽难逃脱。”侥幸的结果往往是不幸。只有时时慎初,处处慎初,事事慎初,才能做到止于未萌“不湿鞋”。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曾对领导干部讲过这样一段话:“慎微,就是警惕于事物细微之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防止小过酿成大错。市场经济有它通行的一些规则,人情往来有时可能难免,这里不见得都有阴谋和陷阱。但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懂得“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这个道理”,做到小处着眼,重视小节,防微杜渐。

秋石: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刘德权:肃清“四风” 构建党群鱼水情
罗建军:“走近”群众更要“走进”群众
戴焰军:党的领导和执政能力关乎改革成败
胡鞍钢:“全面深化改革”的非凡意义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了制度创新时代。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不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也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又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建立新体制”阶段,后是“完善新体制”阶段。根据党的十四大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和基本原则,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共计50条。这就进入了“建立新体制”阶段:十四届三中全会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像以往一样在计划经济框架内进行。到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作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共计42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也由此进入了“完善新体制”阶段。从我们后来的评价看,上述核心目标和主要任务基本实现。

李捷: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
郑新立:中国四大领域蕴藏巨大投资潜力
高培勇:财税改革事关改革总目标
赵振华: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徐晓全:从"管理”到“治理” 治国方略转型
  党的三中全会历来是承载中国重要战略部署和推动社会重大转型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在全国人民和世界各国的瞩目和期待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果不负重望,以制度创新和理念创新继续深化改革:强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强调要维护宪法权威,深化行政、司法、经济体制改革和保障人权;决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决定建设城乡统一用地市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决定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等等。从理念创新来看,十八届三中全会最大的创新是“治理”取代“管理”成为党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的执政理念。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共在6处9次提到“治理”一词。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要“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治理体制”;提出“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提出“创新社会治理”,“要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等等。治理理论认为,治理是一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互动的过程,强调政府与社会通过合作、协商、建立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张志明:党的执政方式科学化的历史突破
夏春涛: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公方彬:啃硬骨头的改革能力在不断增强
王嘉让:努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梁文杏:教育改革让求学路更平坦
  清除影响教育公平的障碍
  “一直以来,我国教育资源在区域、城乡、校际间差距较大。”袁振国说,示范校、重点校在招生录取、师资资源、硬件设施等方面都享受到政策倾斜。然而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这些重点学校往往都集中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中心城区,导致教育资源分布极不平衡。“示范学校先招,普通学校后招,分数线相差最多时达到100多分;在师资力量方面,一些示范学校可在全国范围内招贤纳士,并给予编制、福利等诸多保障。”袁振国表示,这种现象在全国范围内非常普遍,由此引发的择校大战,让许多学生、家长苦不堪言。“《决定》提出‘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可谓是直击教育改革的要害。”袁振国表示,清除影响教育公平的障碍,将从根本上统筹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目前,全国5万个教学点实现了数字教育资源的全覆盖,不少农村教学点“缺师少教”的局面正逐步得到缓解。

梁衡:关于毛泽东文风的鲜明特点
张振飞: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
鲍振东:落实“两个巩固”推进社科工作
张家政:以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我要发表留言(现有留言: 条)
  • 匿名发表  署名:
  • 验证码:

  •    
  • 留言须知
  • 本期编辑:朱书缘 实习生 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