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國新增就業1266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1%。這意味著我們不僅高質量完成上年年初定下的900萬人新增目標,而且創造了城鎮新增就業的歷史新高。
解決就業是一道世界性難題。盤點2012年,世界經濟普遍低迷,許多國家失業率居高不下,比如西班牙,失業率去年底達到26%,全國失業人口近600萬,創歷史最高。國際勞工組織公布的2013年就業趨勢報告顯示,今年全球失業率將小幅攀升,失業人口將突破2億,就業形勢仍無明顯改觀。
從國內來看,從年初的季節性“用工荒”,到年中媒體熱炒的“返鄉潮”,全年就業形勢同樣經歷了嚴峻挑戰。2012年,我國GDP增速從一季度的8.1%放緩至三季度的7.4%,平均增長速度為7.7%,同過去10年10.7%的平均增速相比,下行態勢明顯。就業被稱為“經濟發展風向標”,完全不受經濟影響是不可能的。廣東、福建等沿海地區的一些企業,去年就遇到了訂單減少,用工需求降低的問題。如此嚴峻的形勢下,我們能夠取得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66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552萬人、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8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連續10個季度維持在4.1%的成績,實屬難能可貴。
然而,人們不免要問,經濟下行,為何在就業數據中沒有體現?城鎮就業新增人口超出目標366萬的動力何在?
2012年,國家實施了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國家在確保經濟穩增長的同時堅持就業優先戰略,保証了就業形勢的總體穩定。這其中,就業優先戰略圍繞轉方式、調結構、穩增長,成為確保就業穩中有進的關鍵動力。
從局部看,東部沿海地區新增就業能力的確在減弱。但從全國看,勞動力就業沒有因為經濟增長速度回落而緊張,很重要一點是勞動力市場的區域性變化,傳統的勞動密集性行業2012年悄然向中西部轉移。據統計,西部地區2012年前11個月新增就業同比增長11%,可謂異軍突起。中西部地區投資的快速增長,帶動了當地的就業增長,從而成為拉動全國新增就業增長的主力。
確保就業規模的同時,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過程中不斷優化。2012年,制造業用人需求進入“慢車道”,但高新技術產業、服務業用人需求在上升。第三產業的發展,為增加和吸納就業增添了新的“驅動器”。2010年,我國服務業就業人數已達26332萬人,佔全社會就業人數比重為34.6%。根據《服務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我國要實現服務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服務業就業人數佔全社會就業人數的比重分別比2010年提高4個百分點,服務業從業人員素質將明顯提高。
當然,還有人會提出質疑,為什麼我不是那1200多萬人中的幸運兒?
劉軼歐是一名學習工商管理的“海歸”,2012年8月,他從美國西北理工大學畢業回國,擇業過程中意外地發現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在應聘某國企的人力資源崗位時,他發現自己不屬於“211工程”學校畢業生,也不被看作應屆畢業生,自己同競爭對手相比並沒有絕對勝算,國外留學的經歷並未成為優勢。高不成低不就,這讓小劉的處境有些尷尬。
專科學校畢業生黃鵬程學的是環境監測與評價專業,雖然隻有21歲,卻已經換了兩份工作。在他看來,找一個專業對口的崗位是如此之難,不得不放寬視野,大魚小魚都要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