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只有全党继续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担当和斗争精神,既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和基本素养,也是我们党直面一切风险挑战、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推进社会主义事业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的强大精神力量。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历史使命和任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担当和责任。
中国式现代化是“五个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实现现代化是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的重要历史任务。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历经革命、建设、改革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奋斗,终于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现代化奇迹,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进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世界现代化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人类文明是由“五个文明”共同构成的有机体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基本要素构成的具有复杂结构的有机整体,其中各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推动着整个社会有机体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团结奋斗最可靠的主心骨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这一重要论断,不仅深刻揭示了我们为何能够创造辉煌历史、何以继续开辟美好未来的成功密码,而且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是团结奋斗最可靠的主心骨。
为民族复兴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引领我国经济建设变革性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很多情况是改革开放以来没有碰到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