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大學生,農民工就業面臨的困擾更加復雜。擇業難,也成為就業難的重要原因。50歲出頭的林師傅是一位有著多年電工經驗的熟練工,但在他看來,找一份靠譜的工作並不容易。隨著崗位對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一些農民工對專業技能性較強的崗位隻能“敬而遠之”。據統計,2012年外埠人員求職比重上升,技術工人依然短缺。用人單位需求中,對技術等級有明確要求的佔52.7%。
就業課題很復雜,政府部門促進就業義不容辭,但憑空為幾億勞動力人口提供現成的“飯碗”並不現實。從整個就業市場來看,近年來,我國城鎮需就業的勞動力達2500萬左右,而每年城鎮新增崗位隻有1200萬上下。因此,政府搭建了更多的就業服務平台,並且不斷完善就業指導機制,為求職者成功就業搭橋鋪路。
“就業服務周”、“網絡招聘周”……一系列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創新之舉推出,讓大學生不出校門就能獲得就業信息,在校園實習基地就能完成企業見習。有的放矢,自然胸有成竹。
“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小額擔保貸款”、“就業幫扶”、“農民工返鄉創業”……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實,讓農民工可以根據個人需求,享受職業培訓和創業服務,更有信心面對就業創業﹔長長的一串“用工規范誠信企業”名單,讓農民工兄弟心裡踏實﹔人社部開展的12582惠農就業信息平台已覆蓋8.4億人,有效緩解了農民工務工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同樣離不開個人的努力。在就業優先戰略的驅動下,人們有了新的擇業觀,更加珍惜自己手中的就業機會。不少招聘單位也不再簡單地“以學歷定取舍”,而是“不拘一格降人才”。
“操千曲而后曉聲”。10年就業優先戰略的實施,顯著改善了我國就業格局,也影響著每一個勞動者的生活軌跡。也正因為此,才有2012年新增就業再創新高的佳績。
隨著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及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促進就業也將面對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今年,我國就業面臨的困難和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全年將有近700萬大學生畢業,達到歷史新高,再加上往屆的畢業未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會進一步加大。而2.5億農民工則是我國經濟與社會轉型時期的一個特殊群體,也是我國目前產業工人的重要輸出力量。這兩類群體,既是就業的主力軍,也是就業壓力最大的承受者。
盡管目前經濟增速減緩並未對就業形勢造成大的影響,但人力資源市場需求走低已成事實。因此,在確定經濟發展速度之際,必須考慮到實現充分就業的要求。一方面,以高校畢業生和新一代農民工為代表的年輕人犯愁“就業難”﹔另一方面,部分企業犯愁“用工難”,這種結構性矛盾主要體現為普通勞動力仍然供過於求,而勞動力市場中的中高級技能人才則供不應求。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陳光金認為,從就業的角度來說,隨著人口年齡結構的調整和新增就業人口總量的減少,要求經濟增長速度達到10%的壓力會相應減輕。產業轉型升級將為大學生、農民工創造更多機遇。
業內專家指出,隨著“80后”為主體的新生代農民工成為勞動力輸出主體,他們對就業質量的需求日益增強,實現體面勞動正成為勞動就業領域新的發展趨勢。當前相關工作的重點應該是增加勞動者的就業,提高勞動者的收入水平,完善勞動者的社會保障。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今年就業工作目標是,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把促進就業放在更加優先的位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要深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著力推動就業政策落實,充分發揮政策對穩定和擴大就業的效力,大力扶持小型微型企業,促進家庭服務業發展。與此同時,還要切實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大力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