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 >> 理論 >> 理論書庫 >> 《中國集體領導體制》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
 
圖書簡介  
    ★本書亮點:本書是國內外首部解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工作機制的著作。全書追溯中國“集體領導制”變遷之“路”,探究“集體領導制”運作之“道”,剖析“集體領導制”治理之“術”,揭示“集體領導制”的歷史發展邏輯、制度創新內涵和國際競爭優勢,旨在為中國共產黨人更好地全面建設中國和科學發展中國,提供政治自覺,增強政治自信。
  中國集體領導制是指由多人組成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及其集體領導機制,體現為五大機制:集體交接班機制﹔集體分工協作機制﹔集體學習機制﹔集體調研機制﹔集體決策機制。它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執政黨治理結構、國家治理結構、軍隊治理結構和社會治理結構, 這一制度發源於毛澤東,重建於鄧小平,成形於江澤民,完善於胡錦濤,並不斷自我調整、自我修復、自我完善。>>目錄
 
作者簡介
胡鞍鋼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中共十八大代表,國情研究(當代中國研究)的開拓者與領軍人物,主持編寫的《國情報告》對國家高層決策產生持續性重要影響,被國外學者譽為“當代中國最全面也是最具務實主義精神的經濟學家”。近年來關於國情研究的代表性著作有:《中國政治經濟史論(1949—1976)》、《中國:走向2015》等。
 
第一章 導論:中國政治制度成功的關鍵
  2007年秋天,我首次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領導集體作出評價:他們創造性地提出科學發展觀,首次確立了和諧哲學的執政理念,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為全黨、全軍、全國人民所公認、所擁護、所支持,也為世界所矚目、所驚嘆、所贊賞。由此還提出一系列關鍵性問題:黨中央,主要是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是如何政治運作的?如何建立一個好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它是如何作出決策,又是根據什麼作出決策的?有哪些機制保証了重大決策的正確性?我非常認同和贊賞鄧小平的論斷:中國問題的關鍵在於(中國)共產黨要有一個好的政治局,特別是好的政治局常委會。隻要這個環節不發生問題,中國就穩如泰山。 2008年春天,我就將政治因素界定為中國最重要也是最難得的成功經驗。正是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的成熟保証了中國的“天下大治”,即保持了社會穩定,從而為宏觀經濟的穩步增長提供了最重要的外部環境。世界上許多發展中國家遇到的最大挑戰和最大悖論就是缺乏科學、高效的決策機制,所以社會穩定和經濟增長便無從談起。
  2011年1月17日胡錦濤主席在訪美前夕接受美國媒體的書面採訪時,針對長期以來西方的普遍質疑,十分自信和明確地指出:“中國經濟長期快速發展和社會保持和諧穩定的事實也証明,中國政治體制是符合國情的,總體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參加採訪的美國媒體為《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這一公開宣示,說明了中國政治體制的適應性、適宜性,也說明了它的合理性和正當性。
  2011年7月1日胡錦濤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保障,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胡錦濤同志對中國基本政治制度作了很典型的概括,即: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構成的基本政治制度。這大大提高了中國共產黨人、中國人民對“中國制度”的自信心、自覺性,這也是中國不斷成功、持續成功的關鍵所在。
·一、 什麼是中國成功之道
·二、“集體領導制”的提出
·三、“集體領導制”的特征
·四、“集體領導制”的分析框架
·五、“集體領導制”的運行機制
第二章中國“集體領導制”的歷史演變
  中國特色的“集體領導制”,其前身是在十分殘酷的戰爭年代創建並逐漸演變形成的中國共產黨集體領導機制,隨后又在治理世界上人口最多國家的實踐中成為執政黨和現代國家治理的決策機制和協調機制﹔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特色的“集體領導制”在經歷了長達六十余年,從高效協調到失效失敗,再到重建恢復、加強完善的長期“試錯”過程之后,成為最適宜中國國情、最適應國際競爭的政治領導體制與政治決策機制。
·一、黨的集體領導體制的演變(1927—1948)
·二、執政黨集體領導體制建立期(1949—1957)
·三、集體領導制嚴重破壞期(1958—1976)
·四、集體領導制恢復重建期(1977—1991)
·五、集體領導制鞏固完善期(1992—2012)
第三章 集體分工協作機制
  集體分工協作機制,是指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成員從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出發,既分別代表不同機構、分管不同工作,同時又協調合力進行重大決策的運行機制。
  十六屆、十七屆中央政治局九名常委分別代表了黨、政府(國務院)、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四大班子(各自全面負責該機構工作,黨的總書記同時擔任國家主席,對外代表國家),同時分管黨的組織建設、宣傳文化、紀檢監察(作為中紀委書記)和政法(作為中央政法委書記)四大工作方面,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編制“十二五”規劃、處置嚴重自然災害等重大問題時又會共享決策信息、交換政策思路、協調決策意見,最終形成較低水平信息不對稱性下的、科學性和正確性得到高度保障的、對外高度統一的中共中央重大決策。
·一、集體分工協作機制的歷史脈絡
·二、集體分工協作機制是如何運作的
·三、關於集體分工協作機制的評價
我要評論  
 
 圖書推薦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