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中國集體領導體制》連載
三、“集體領導制”的特征
胡鞍鋼
2013年08月14日16:06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胡鞍鋼 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

 

中國特色的“集體領導制”最重要的特征是什麼呢?就是“集體”二字。就權力組織而言,是由“領導集體”掌握國家權力﹔就權力機制而言,是對黨和國家事務進行“集體領導”。因此,中共中央“領導集體”的“集體領導”機制是中國特色的核心特征。

那麼,為什麼中國共產黨需要實行集體領導制度?為什麼領導人更需要集體領導?對此,毛澤東、鄧小平都有過重要的論述。集體智慧比一個人的智慧強,集體領導比一個人領導強。他們形象地稱之為“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紅花要有綠葉扶”。

1957年,毛澤東在莫斯科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的發言中說:“任何一個人都要人支持。一個好漢也要三個幫,一個籬笆也要三個樁。這是中國的成語。中國還有一句成語,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你赫魯曉夫同志這朵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我毛澤東這朵荷花不好,更要綠葉扶持。我們中國還有一句成語,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單獨的一個諸葛亮總是不完全的,總是有缺陷的。”“我看要是自稱全智全能,像上帝一樣,那種思想是不妥當的。”

這就告訴我們,任何一個領導人或領導者都不是“全智全能”,“總是不完全的,總是有缺陷的”。固執己見,一意孤行,沒有不碰壁的,沒有不失敗的。即使是毛澤東,當他脫離領導集體,砍掉綠葉,一花獨放,違背集體民主決策原則,一言九鼎,駟馬難追時,他也不可避免地失敗。這也告訴我們,在領導集體中,班長與一班人之間的關系是“荷花”與“綠葉”的關系,誰也離不開誰,特別是“荷花”離不開“綠葉”,他們是“共生”、“共(成)長”、“共贏”的互利關系。

1992年1月19日,鄧小平視察南方抵達深圳,當天晚餐時鄧楠說:“對深圳人民來說,你(指鄧小平)是一朵大牡丹花,大家愛你!”鄧小平說:“我可不能一花獨放。紅花要有綠葉扶,沒有綠葉花不好看。再說,綠葉還要接受陽光照射,通過光合作用給鮮花提供營養。”他又若有所思地講:“做人不能處處突出個人。智慧來自集體。好的領導能把群眾的智慧匯集起來,充分運用。”

這就告訴我們,領導人個人不能處處突出自己,更不能“一花獨放”,的確需要擺正自己與集體的關系。如果沒有集體就不會有個人,要依靠集體、依靠機構,這樣才能集中人民的智慧、群眾的智慧、機構的智慧和集體的智慧。

中國特色的“集體領導制”產生、形成、發展和完善的演進歷程,是一個典型的制度創新、制度學習、制度變遷的“試錯”過程:先是在長達28年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打下基礎,后是在新中國六十多年的建設實踐,尤其是近三十余年的改革開放實踐中不斷鞏固和完善。

(責編:實習生、謝磊)

相關專題
· 理論書庫
· 胡鞍鋼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