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劉元琪:戰后以來壟斷資本的演變過程及其未來發展趨勢
2013年07月29日16:27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美國金融霸權的另一安排就是在全球推行獨立的央行制度。央行制度的核心目標是維持一國貨幣幣值的穩定,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一般的配套安排是:採取反勞工的經濟社會政策以降低工資壓低通脹,增加美元儲備以穩定貨幣,採取緊縮從緊的財政政策(減少一國政府為該國長遠發展所進行的投入,如對教育、醫療和科技和軍事等的投入)。正是這些安排導致一國對外資和外貿的持續依賴。

美元霸權使美國壟斷了世界貨幣,有無限的美元量﹔而央行制度則使一國自己喪失金融主權,自縛手腳,隻能拼命去賺取很有限的美元。美國因此事實上就達到了壟斷貨幣這一萬能壟斷工具的目的。隻要壟斷了貨幣,那麼美國壟斷資本可以輕鬆贏得一切已經金融化的商品和服務,而第二世界與第三世界永遠不會贏。

為了保証自己的金融壟斷,美國還需要用軍事壟斷來壓服那些反對這一秩序的力量。另外,美國還控制關鍵的高科技、資源和糧食,以和金融、軍事壟斷配合交叉使用。

正是由於美國享有這些超級壟斷,所以美國就經常不按照經濟規則行事,壓迫其他國家。比如,美國經常逼迫國際收支赤字過大的國家必須在國內減少政府開支,甚至變賣國家的核心產業來清償債務。但是從20世紀70年代特別是90年代以來,美國對自己的日益增大的國際收支赤字,卻完全執行另一標准。一方面,不但不壓縮政府開支,反而是加大了包括軍費在內的政府開支﹔另一方面,以國家安全為由不允許外國債權國購買美國真正有價值的資產。對於第二世界國家,美國也經常強制它們,比如強迫日本簽署1985年的《廣場協定》,迫使日本央行降低利率,吹大日本的經濟泡沫,這些泡沫破滅后留給日本一場金融災難,日本自此再也不能像簽約前美國所擔心的那樣對美國構成挑戰。對第三世界的控制和掠奪更是大規模和經常性的。戰后美國從反對第三世界的民族獨立運動到經濟殖民、引爆債務危機、強加新自由主義方案等,都是為了實施對第三世界的掠奪。

美國國家的超級壟斷是代表國內超級壟斷集團。這個統治集團是一個網絡,其中心是經營銀行、保險公司、投資銀行和對沖基金的人以及能源、軍事外交集團。

(責編:陳惠照(實習)、趙晶)

相關專題
· 《政治經濟學評論》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