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劉元琪:戰后以來壟斷資本的演變過程及其未來發展趨勢
2013年07月29日16:27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超級壟斷與極度自由化和個人主義化的並存

一、超級壟斷的出現:美國金融霸權下的金融資本的膨脹

至此可以對戰后壟斷發展概括出一些總的特點,就是出現了超級壟斷資本主導的金字塔層級壟斷結構。戰后壟斷資本總的來說是一個接近毛澤東三個世界式的金字塔結構:美國壟斷資本處於金字塔頂尖,享有超級金融壟斷、軍事壟斷、高科技壟斷和資源、糧食壟斷力量,塔中間的是歐洲和日本壟斷資本,它們對美國只是在民用科技上有部分抗衡力量,但是其他方面也是被壟斷,但是在面對第三世界時,它們在制造業上享有常規壟斷,並分享美國超級壟斷的很大部分好處。而第三世界基本處於被壟斷地位,只是從事惡性競爭的資源和勞動密集型出口工作。

二戰后的美國政府擁有強大的戰略策劃和實施力量,致力於維護美國壟斷資產階級乃至全球壟斷資產階級的長遠利益。在國際上,美國享有超級壟斷地位。這種壟斷的基礎性壟斷是金融壟斷,壟斷金融就是萬能壟斷,可以保証壟斷者最全面、深入以及最快速、不間斷地控制和汲取全球商品和服務。金融壟斷的核心安排是美元霸權和全球央行體制。美元霸權形成的第一步是馬歇爾計劃。馬歇爾計劃不僅穩定了歐洲,使美國強大的生產能力有了廣闊的歐洲市場,而且也擴大了美元的國際使用,從而為美元霸權奠定了基礎。美元霸權形成的第二步是尼克鬆政府1971年8月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在美元與黃金脫鉤的情況下,美國維持龐大的國際收支赤字而同時美元仍然作為國際主要的儲備和結算貨幣,這種情況對國際經濟的長期平衡發展不利,但是對美國經濟霸權的恢復卻極為有利。但是要達到這個目標,美國還必須配套地做好其他安排,其中就是使石油等大宗商品交易以美元計價,這是美元霸權的第三步。1973年,中東石油危機,美國接受了新的石油價格體制,但迫使石油生產國以美元標價石油。石油以美元計價的基礎是美國地緣政治力量所保証的美元的強勢和穩定。石油交易的美元化使美元的國際使用進一步大規模擴大。而且當時石油輸出國所獲得的大量過剩的石油美元流向了第三世界,第三世界以高於美國國內利息的借款利息借入這些石油美元,再由出口掙得的美元來償還。這又進一步放大了石油美元的使用,正是憑借這種石油美元的國際放貸,花旗銀行那時成為世界最大的銀行。美元霸權的第四步是推動全球貿易自由化。由於美元債務危機,發展中國家不得不將國家經濟向外貿傾斜,以賺取美元清償外債。外貿從作為國家經濟的補充開始變成國家經濟的目的。美國推動全球貿易自由化不僅依靠債務危機,它還實施了利用第三、第四世界的廉價勞動力和低環境標准的戰略,外包低報酬的工作位子,以之與歐洲和日本有利於勞工的強大社會福利傳統展開競爭。這樣不僅美國跨國公司所投資的地區成為美國廉價商品的供給區,而且歐洲和日本也不得不減少自己經濟的內需性,而加大對外國特別是美國的廉價商品的出口,以彌補勞工地位下降后國內需求的不足。以美國為中心的外貿進一步擴大了美元的使用。

而美元霸權建立的更關鍵的步驟是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化最關鍵的一步是1991年冷戰結束后,全球金融市場全面解除管制。這使跨國界的大規模的投機性的資本流動成為常態,這迫使各國為了穩定本國貨幣,不得不都大幅增加美元儲備。

(責編:陳惠照(實習)、趙晶)

相關專題
· 《政治經濟學評論》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