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劉元琪:戰后以來壟斷資本的演變過程及其未來發展趨勢
2013年07月29日16:27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戰后列強戰爭沒有再爆發,那麼列寧的基本分析是不是錯了呢?

在實力格局上,戰后出現了兩大新情況:首先,美國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比其他西方國家都強大很多,而后者飽受大戰蹂躪,各方面處於崩潰狀態,國際資本第一次有了美國這樣一個一極超強的力量來調節國際危機,這為資本的國際調節奠定了物質基礎。其次,蘇聯力量更為強大,在“二戰”后把其控制力延伸到了西方帝國主義的臥榻之側——中歐。由於世界大戰的苦難,許多國家包括西方國家的共產黨都極有可能奪取政權,這對美國和西方國家的壟斷資本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威脅。這使資本的國際調節成為迫切的需要。由於這兩點,美國極力膨脹自己國家力量,削弱戰前列強的政治和軍事力量,從而根本性地改變了戰前較平等的以民族國家為主角的列強格局。美國對最反抗英美國家的德國和日本,直至今日還保持著軍事佔領和控制狀態。因此,戰后“西歐和日本變成了被布熱津斯基‘逼真地’稱作的美國的‘附庸’。事實上,用封建的宗主國和附庸國模式來描述西方世界體系內的美國及其盟友的關系最為恰當。” 這種格局導致了戰后的和平,以及戰后西方資本之間國際主義。有人因此認為考茨基的超帝國主義論是對的。其實考茨基的根據是錯的,壟斷資本並不是出自善良願望聯合的,而是遵循列寧提出的壟斷和實力原則,只是以一種超級壟斷和超級實力來遏制金融寡頭之間的惡性競爭的。當然這就瓦解了列寧的民族國家分析框架。

這種超級壟斷下的資本國際主義是戰后壟斷資本最大一個新特點,它導致壟斷資本現在更主要地是依靠經濟關系來實現利潤最大化,而不是像戰前那樣經常訴諸政治和軍事方式。在前資本主義社會中,經濟掠奪一般都是通過軍事、政治強制實現的。到資本主義時代,大英帝國既通過資本主義經濟法則剝削,同時通過暴力控制殖民地直接進行超經濟掠奪。二戰后在美國統治下,經濟法則逐漸取代超經濟的政治和軍事手段成為壟斷資本剝削的基礎性方式。

因此,二戰后資本主義結束了列強戰爭和資本惡性競爭。美國對歐洲和日本擴大信貸支持(在歐洲是通過馬歇爾計劃貸款,對日本在朝鮮沖突期間給予資助),啟動這兩地的經濟。 同時美國對第三世界民族解放運動採取強硬的態度,以保証自己和這兩個地區能夠持續得到廉價的能源和原材料。

另外在資本之間關系上,建立布雷頓森林經濟體系,主要是通過建立美元和黃金的穩定平價、各國貨幣又和美元維持穩定平價來穩定全球金融秩序,結束以鄰為壑式的金融戰爭。同時鼓勵各國資本之間互相滲透,其中主要是美國資本主導他國資本。各國國內的資本日益國際化,就很難有獨立統一的民族資本,這樣就很難形成以民族國家為本位的列強沖突。

美國與發展中國家的關系也基本不實行傳統的殖民地化, 而是一定程度上容忍它們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在這個過程中資本主義獲得更廣大的發展空間。

2.戰后壟斷資本在國內層面調節力量的加強

戰后壟斷資本積累條件還有另一個新的變化,這就是各個國家內部的調節作用也大為加強。這是由於如下因素產生的:第一,生產能力巨大增長和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狹小之間的矛盾加劇﹔第二,國民經濟按比例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壟斷資本主義所有制之間的矛盾加劇﹔第三,社會化大生產所需要的巨額投資和私人壟斷資本積累有限性之間的矛盾加劇﹔第四,科學研究社會化和個別壟斷資本局限性之間的矛盾產生和發展了。為了克服這些矛盾,國家除了獨自或者與私人資本合資開辦企業直接控制經濟外,還通過如下方式與私人壟斷資本發生緊密聯系:在剩余價值生產方面,國家通過各種形式直接地或變相地向私人壟斷企業提供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在剩余價值的實現方面,國家除了積極為壟斷組織開辟國內外市場外,還有意識地擴大國家消費,增加國家採購,創造出一個國家市場﹔在剩余價值分割方面,私人壟斷組織的利潤總額中有將近一半通過利潤稅的形式轉入國家手裡。 在勞資關系上,既限制工人反抗資本同時又通過福特主義(大批量生產同時提高工人工資促進大眾消費) , 工人階級成為社會消費從而成為實現資本家剩余價值的社會基礎。

《列寧全集》中文第2版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431頁。

Joseph Halevi,The Global Minotaur[J].July-August 2003.

(責編:陳惠照(實習)、趙晶)

相關專題
· 《政治經濟學評論》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