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盛若蔚
2013年03月13日08: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3月10日,《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正式公布。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執行副會長高小平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改革方案把職能轉變放在比以往任何一次行政體制改革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時,改革方案在推進國務院大部門制建設上邁出了堅定有力的新步伐,這也是本次改革的一大亮點。
與上一輪改革有同有異,大交通、大社會、大衛生格局基本形成
高小平說,這個改革方案與此前的第六輪國務院機構改革有兩個共同點。
第一是前進步伐大體相同,保持“勻速運動”。這兩次改革,國務院正部級機構都是減少4個,其中組成部門(相當於外國的內閣機構)減少2個。上次改革后,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27個,這次改革后國務院組成部門為25個。
第二是都把公共服務部門的整合和加強作為重點,選擇改革部門都是各方面改革呼聲較高而條件又比較成熟的機構。如上次把人事部與勞動社會保障部合並成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整合交通部、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的職責,以及建設部的指導城市客運職責,組建交通運輸部,使政府的人才公共服務和交通公共服務整體能力得到提升。這次機構改革是圍繞公共交通服務、公共衛生服務和公共文化服務展開的,包括將鐵道部的行政管理職責一部分並入交通部,一部分納入新成立的交通部管理的國家鐵路局,整合加強衛生和計劃生育、食品藥品監管職責,整合新聞出版和廣播電影電視管理機構等。
“但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也有不同點,有創新點。”高小平說。
第一個不同點是這次精簡和整合機構的力度更大,涉及的國務院部門下的司局機構更多,職責整合的力度比上次大,提出“最大限度地整合分散在國務院不同部門相同或相似的職責”,說明國務院機構改革正在向縱深發展。
第二個不同點是上次在大部門制上是進行探索,剛破題,邁出了第一步,這次則是朝著明確的方向前進,並通過這輪整合式改革,使我國的大交通、大社會、大衛生的格局基本形成,大文化、大能源、大市場監管有了重大推進。可以說,大部門制的輪廓逐漸浮出水面,初步成型。
下一頁 |
相關專題 |
· 聚焦國務院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