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體制為什麼沒改?
我再講一點改革的花絮,回到我說過的四個壟斷行業:電力、民航、電信、鐵路,前三個都改了,為什麼隻有鐵路沒有改?朱基總理在退休以前也曾把鐵路體制改革提上了日程,那個時候是傅志寰當鐵道部部長,已經在國務院匯報了一次,我也參加了這次匯報,鐵道部拿出來的方案跟電力體制改革一樣,叫做網運分離。實際上電力體制改革,鐵路是想借鑒的。
當時碰到的問題和電力體制改革時一樣,朱基總理是想把鐵路網進一步拆分。他認為分成若干個網也是可以的,也提出過若干個設想,比如長江以北算一個,長江以南算一個,或者是按照鐵路局來劃分。但鐵路部門強烈主張鐵路網不能再拆分,要全國一個鐵路網。那個時候那屆政府任期將滿,所以朱基總理說,不能所有的事情都在我這裡做完,做不完的事留給下一屆去做。就把鐵路改革擱置了。拿鐵路改革跟電力體制改革比,我覺得電力體制改革成就是非常大的。前不久,傅志寰來找我,問我對鐵路體制改革有什麼看法,我就講,如果當年走網運分離的話,也不失為邁出了改革第一步。之所以講這些題外話,是因為它跟電力體制改革非常相似。
評判電改5號文件成敗的四條標准
一、世界上沒有統一的電力體制模式,採用什麼電力管理體制要根據各國的國情、發展階段而選擇,並且在發展過程中逐步調整完善。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採用的電力體制也是五花八門、各不相同。中國的電力體制究竟好不好?在世界上沒有參照國。還是要根據中國國情和發展階段走中國自己的道路。
二、衡量一個體制,一項改革正確與否的標准是什麼?別的國家採用什麼體制不是我們衡量體制和改革正確與否的標准﹔在電力體制改革中,一張網還是幾張網也不是電力體制改革正確與否的標准。衡量一個體制、一項改革正確與否的標准是看該體制和改革是否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是否與該國的發展階段相適應。而我們有些人習慣拿外國是怎麼做的來批評我們的體制,尤其喜歡拿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體制為參照衡量我們的體制。但是美債、歐債危機的發生,美國東部大停電的事實告訴我們,資本主義制度並不是十全十美的。
三、電力體制改革十年來,特別是近五年來我國電力建設和技術進步空前。
近五年新增裝機容量是前55年的總和。十年新增裝機容量超過7億千瓦,相當於一年一個英國的裝機容量。水力發電五年新增裝機容量是自1910年中國有水電以來95年裝機容量的總和,2011年底水電裝機容量總和達到2.3億千瓦,居世界第一。新能源發電異軍突起,中國的風力發電十年前在世界上還默默無聞,十年間裝機容量達到6000萬千瓦,崛起為世界第一風電大國。
十年過去了,物價上漲,但電力建設成本不升反而穩中有降。這十年中國的電力發展創造了中國電力建設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也是世界電力建設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電力沒有拖國民經濟發展的后腿,相反發展速度高於國民經濟發展速度,保障了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快速發展,結束了長期困擾我國經濟發展電力短缺的瓶頸制約。電力技術和電力裝備也迅速趕上了世界先進水平。這十年,我國電力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解放和發展,我國的電力體制是適合我國現有發展階段的模式,我們的體制比許多資本主義體制更具優越性。怎麼能罔顧事實把我國的電力體制和改革說得一塌糊涂呢!
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改革的一條成功經驗是“摸著石頭過河”,看准了的、成熟了的就改。一時看不准、尚不成熟的緩一緩待時機成熟了再改。
實踐証明,我國的改革方法要比前蘇聯解體后採取的休克療法和激進的私有化都要成功,也為世界所公認。改革沒有終點,是與時俱進不斷完善,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過程。我們現階段還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需要的是改革和發展的弄潮兒,而不是在改革發展大潮旁指手劃腳、紙上談兵的觀潮派。實干興邦,空談誤國,我們要理直氣壯地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面對別的國家的體制我們不必妄自菲薄。
(文中部分標題為編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