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在增長率可通過勞動、資本等要素供給的增加以及生產方式的轉變得到提高。研究發現,在2011—2020年期間,如果城鎮勞動參與率每年提高一個百分點,此間的潛在增長率能相應提高0.88個百分點﹔如果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率提高一個百分點,則可以把潛在增長率進一步提高0.99個百分點。
提高勞動參與率的最大潛力,就是通過推進農民工的市民化,穩定農業轉移勞動力在城鎮的就業。目前1.6億進城農民工沒有獲得城鎮戶籍,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務不完全,所以他們在城鎮的就業並不穩定,並且通常在退休年齡之前就返鄉了。改變這種狀況,可使整體勞動參與率得到顯著提升。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速度,也可以通過保持勞動力從農業向非農產業的轉移而達到。與相同發展階段的國家相比,我國農業勞動力比重仍然偏高,繼續向外轉移仍可創造資源重新配置效率,從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此外,通過創造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允許生產要素在產業、部門和企業之間自由流動,讓長期缺乏效率的企業退出經營,讓有效率的企業相應壯大,也可以創造出資源重新配置效率。有研究顯示,在成熟市場經濟國家,通過企業自由進出和競爭進行資源重新配置,對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貢獻率為30%—50%。在農業勞動力轉移減慢的情況下,發掘這個生產率源泉,是提高潛在增長率的重要舉措。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