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億萬農民群眾的偉大創造,是我國農村的基本經營制度,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與時俱進地完善,因地制宜地創新。
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發展,農村勞動力大規模、長時間轉移,農戶兼業化、村庄空心化、農村老齡化的趨勢明顯,誰來種地、怎麼種地的問題已嚴峻地擺在我們面前。伴隨農業機械化快速發展,農業科技創新加快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蓬勃興起,發展農業規模經營的基礎條件日趨成熟。對此,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加快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
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必須守住一條底線,就是要尊重農戶的生產經營主體地位,保障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真正做到現有土地承包關系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要堅持依法自願有償原則,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經營權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讓農民平等參與農業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農業現代化成果。一號文件強調,土地流轉不得強迫命令,確保不損害農民權益、不改變土地用途、不破壞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必須始終明確,農戶是農業生產經營的基本單元,家庭是雙層經營體制的基礎層次,農業生產經營體制不管如何創新,都不能脫離這個基本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