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鼓勵和引導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目前,我國有私營企業980多萬家,個體工商戶3700多萬戶,非公有制經濟固定資產投資超過全國的60%,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一半,提供了80%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和90%以上的新增就業崗位。堅持“充分尊重、廣泛聯系、加強團結、熱情幫助、積極引導”的方針,引導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愛國、敬業、誠信、守法、貢獻,把自身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結合起來,把個人富裕與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結合起來,自覺履行社會責任,做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堅持義利兼顧、以義為先,致力先富幫后富,實現共同富裕,促進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五)鞏固壯大港澳台海外愛國力量,推進全體中華兒女的大團結大聯合
發展壯大港澳愛國力量,引導他們支持特別行政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循序漸進推進民主,促進香港同胞、澳門同胞在愛國愛港、愛國愛澳旗幟下的大團結。深入做好台灣人民工作,重點做好常住大陸青少年、職工、少數民族等群體的工作,不斷增強他們對祖國的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對“台獨”分裂勢力作堅決斗爭。以凝聚僑心、匯集僑智、發揮僑力為目標,堅持把維護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的根本利益作為僑務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支持海外僑胞、歸僑僑眷關心和參與祖國現代化建設與和平統一大業。
(本文選自人民出版社已出版的十八大報告輔導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