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統一戰線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的和諧,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重要法寶。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必須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把一切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緊密團結起來,形成廣泛、強大、持久的力量支持。
一、黨的十七大以來統一戰線進一步發展壯大
黨的十七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統戰工作,加強統一領導,完善理論指導,強化政策支持,使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進一步鞏固壯大。統一戰線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牢牢把握大團結大聯合主題,始終圍繞服務科學發展和實現自身科學發展,擴大團結面,增強包容性,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更加和諧,呈現出團結、和諧、開拓、奮進的良好局面。
(一)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通過統一戰線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新中國成立60周年、建黨90周年等活動加強思想政治引導,通過“重溫歷史”教育活動堅定理想信念,通過學習孫起孟、雷潔瓊、吳階平等老一輩統一戰線代表人士的風范弘揚優良傳統,進一步鞏固了團結合作的思想共識。推進貴州畢節多黨合作示范區和科學發展試驗區建設,共參與重大項目413個,投入和引進資金305億元,建立產業示范基地32個﹔成立黨外院士服務團、律師服務團和留學人員服務團,引導統一戰線成員在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社會實踐中,進一步堅定政治方向和政治信念。
(二)服務科學發展
圍繞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制定和實施“十二五”規劃等重大問題,動員和組織黨外人士積極議政建言。5年來,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共向中共中央報送重要意見建議298件,為中央決策提供重要參考。引導非公有制企業調結構、轉方式、上水平,圍繞產研結合、銀企協作等搭建有效平台,為非公有制企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持。引導統一戰線成員踴躍參與扶貧開發、公益慈善、抗擊自然災害等社會事業,深入推進光彩事業、溫暖工程等活動。其中參與幫助老區人民的非公有制企業13.2萬家,捐款捐物75.7億元,實施惠民項目6628個,受助對象30.6萬人。
(三)促進社會穩定和諧
深入貫徹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新疆工作座談會等重要會議精神。按照中央決策部署,迅速平息妥善處置拉薩“3·14”事件,扎實開展寺廟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粉碎達賴集團種種分裂主義陰謀,有力維護西藏和四省藏區穩定和經濟社會發展。隆重紀念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和平解放60周年,推動設立“3·28”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貫徹《“十二五”支持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建設項目規劃方案》,安排項目226個,總投資3300億元。積極推進對口支援青海工作,以及有關省份對口支援本省藏區工作。支持民族地區加快發展,推進民族團結宣傳教育和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推動民族地區“雙語”教育,妥善處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糾紛。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有效抵御境外利用宗教進行的滲透。
專家解讀十八大報告——總體概括: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經濟建設:
政治建設:
社會建設:
文化建設:
生態文明建設:
黨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