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欧盟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欧盟“让·莫内讲座教授” 丁纯在演讲现场
人民网北京4月2日电(万鹏) 国家主席习近平1日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重要演讲,强调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指出为了把中欧关系推向前进,中欧双方需要加深相互了解,共同努力建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座桥梁。就此,记者专访了正在比利时布鲁日的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教授。
丁纯向记者谈到,当地时间4月1日,习近平主席来到比利时小城布鲁日,这个人口10多万,风景如诗如画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遗产,在市音乐厅面向欧洲学院师生和其他政要、听众,发表了有关中欧关系的重要演讲。习主席是这所与新中国同龄、被称为“欧洲政治精英摇篮”的学院迎来的第一位欧洲以外国家的领导人,这也是习主席此次历史性的欧洲之行的收篇演讲,体现中欧双方对深化新时期全面中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视和新定位。
丁纯谈到,习主席的讲话,自现实中的“桥”始,以中欧友谊和合作之桥终,层层推进,娓娓道来。通篇立意高远、语言亲切感人,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明、开放、爱好和平、勇于变革的中国形象,而且围绕中欧关系的主题,提出了重要构想。
丁纯指出,习主席演讲的前半段,既让欧洲更加全面与正确地认识中国,又为后文阐述中欧关系作了重要的铺垫。习主席回顾了中国的灿烂文明,追忆了近代所蒙受的苦难,以及通过奋发自强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其核心是强调中华文明拥有自身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人民希望和平的真切愿望,以及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然后,习主席运用对比的手法,既指出中国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的事实,又点明按人均计算中国目前仍处中下游,尚存许多难题。最后,习主席鲜明地向欧方宣示,经济建设依然是中国最核心的任务,中国唯有改革才能求发展。
丁纯向记者谈到,在演讲的后半部,习主席高屋建瓴,以四座桥梁作比喻,将前一日到访欧盟总部,与范龙佩主席会谈时指出的中欧应努力打造和平、增长、改革和文明四大伙伴关系的论点作了形象生动的表述,反映了中方在新形势下对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期许,也是习主席对去年中欧第十六次领导人会晤前夕提出的──中欧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两大力量”、中欧是促进共同发展的“两大市场”、中欧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文明”这一理论的进一步阐述。
丁纯谈到,很显然,和平是中欧两大力量基于历史认知与现实责任的必然选择。中欧在历史上都曾遭逢惨烈的战争创痛:欧洲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累计死亡人数近三千万;中国仅8年抗战就付出了两千多万条鲜活生命的代价。有感于此,中欧在二战后都坚定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而且,中欧是联合国、G20、WTO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中欧携手定能有力地促进共同的和平目标的早日实现。
增长是中欧两大市场的共同追求。丁纯指出,中欧经济总量占全球三分之一,地位举足轻重。《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中已经提出了加快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积极探讨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及至2020年实现双边贸易额一万亿美元的目标。中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欧方的技术与经验、欧方尽快走出欧债危机也需要中国的投资与市场。中欧携手还能促进周边经济体,如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双引擎。
丁纯指出,改革已融入中欧文明的血脉。中欧两大文明历经千年却日久弥新,不断地兼容并蓄、开拓创新当为要因。当前,中欧都在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欧盟不断推进欧洲一体化以求达成160年前雨果所憧憬的“子弹和炮火将被人民的选举和主权欧洲的仲裁法庭所代替”的愿景;中国则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改革纲领指引下,探索国家和平发展、人民皆圆“中国梦”的伟大复兴道路。在改革的进程中,中欧相互支持、共求创新无疑是明智之举。
悠久文明是中欧实现相互尊重,共谋发展的基础。丁纯认为,多元化认同是中欧文明共同的价值理念。中国提倡的“和而不同”与欧盟的“多元一体”,真可谓琴瑟合鸣、相得益彰。中欧完全可以相互尊重彼此依据自身不同的发展理念、发展阶段、和国情认知所选择的不同的发展路径和社会制度,通过对话协商缩小分析,管控好摩擦,走相互合作的共赢之路。
丁纯给记者讲到,置身布鲁日音乐厅,他深深感受到习主席演讲带给欧洲和中国政要、听众尤其是欧洲学院莘莘学子们的震动和反响,从全场对习主席以中国茶和比利时啤酒关系的比喻所发出的会心的笑声,到听众对习主席提出的“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多边不要单边、要对话不要对抗是双方的共识”频频颔首,到学子们听到习主席呼吁大家眼见为实,到中国实地看看的呼吁时的兴奋,尤其是获悉复旦、人大和川大等三所国内名校的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刚刚与欧洲学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流露出了无限的期许。一句话,中欧合作与友谊之桥将随着更多中欧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参与而更加具有活力。
系列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