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冯仲平
人民网北京3月28日电(万鹏)国家主席习近平27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全面深刻阐述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看法和主张,强调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就此,记者第一时间连线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冯仲平。
冯仲平谈到,习主席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演讲,是中国与世界互动加深的体现。以此为契机,中国也将进一步了解世界,世界也将进一步认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制造”走进世界千家万户。故世界对中国的认识,是“经济中国”。然而,中国是个大国、古国,中国不可能仅是“经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了,中国需要向世界展示她的文明、文化、软实力。这是中国的时代选择,也是中国发展的自然进程。另一方面,世界也需要中国。当今各国相互依赖,共存共荣。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既然分享了世界发展的红利,也有责任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自己的智慧。现代化、全球化发展到今天,西方文明已不足以独自应对,未来各大文明应互鉴共融。中国传统文化还大有作为。
冯仲平指出,在海牙核安全峰会上,习主席第一次阐述了中国的核安全观,在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则是第一次阐述了中国的文明观,提出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思想,强调了教育、科技和文化在文明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中的重要性。习主席在演讲中还阐述了中华文明在实现中华梦中的作用,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习主席阐述的文明观,清楚地表明了中国政府愿意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的强烈意愿,是中国新时期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引起国际社会的热烈反响。
系列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