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 沈丁立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万鹏)国家主席习近平24日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介绍了中国核安全措施和成就,阐述了中国关于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的核安全观,呼吁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实现核能持久安全和发展。就此,记者第一时间连线了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沈丁立教授。
沈丁立指出,习近平主席刚刚在海牙举行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发表的讲话,提出了中国的核安全观。中国的核安全观有三大亮点。
沈丁立谈到,习主席阐述了发展核能与安全发展核能的四组辨证关系。这里所讲的安全发展核能,不是指核设施本身的性能与操作的安全性,尽管这也是十分重要的,而是指核材料、放射性材料与核设施的保安性,即保护这些材料与设施免受核恐怖主义染指。习主席提出了要处理好发展与安全、权利与义务、自主与协作、治标与治本之间的关系,这构成了核安全的完整回路。这四组辨证关系,是各核能发展国家在处理核能发展与安全方面所日常碰到的,也是国际社会在面对核恐怖主义时所无法回避的。
沈丁立认为,习主席从四方面介绍了中国愿意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即我国将增强自身核安全能力,参与构建国际核安全体系,愿分享自身技术与经验,与国际社会共同消除核恐怖主义与核扩散存在的根源。这四方面努力,从自身到国际,从合作到分享,体现了新兴大国所体晤的国家责任与国际担当,构成一个新的全球核安全体系的重要基石。习主席提到了根除核恐怖主义的根源,更是在人类和谐的最高层次上探寻世界和平与稳定。
最后,习主席特别提到减少在核能发展中减少使用高危核材料。尤其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减少在研究用反应堆中使用高浓铀,为此中国有能力并且已经为国际社会做出了贡献。中国还在同美国合作,在我国建立核安全示范中心,将我国和国际社会先进的核安全实践向亚太地区传播,作为全球核安全体系的重要一环。这些具体事例都体现了中国已经在构建国际核安全体系中承担了重要角色。
相关新闻:
相关专题 |
· 学习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