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收入分配改革,先改起来再说
张枫逸
2012年12月06日09:45   来源:大众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从2004年就开始起草的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有望于12月面世。这个酝酿多年的方案寄托了民众太多期望,但专家介绍,这可能并非一个解决当前贫富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公的具体方案,更有可能是一个原则性、框架式的方案。(12月4日《中国经济周刊》)

  在经历了八年磨一剑之后,公众苦苦等来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可能只是原则性方案,这个消息或许会让一些人尤其是中低收入者感到失望。但笔者以为,对于即将面世的方案,我们不应过分渴盼其多么完美,也不应指望贫富差距拉大、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会迎刃而解。万事开头难,收入分配改革,能改起来就是好事。

  虽然我国经济近年来腾飞,但收入分配差距却日益悬殊,逼近社会容忍线。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发布的2011年《中国薪酬发展报告》显示,部分行业工资上涨过快,除企业高管与农民工工资收入差距最大达4553倍外,企业内部近5年来高管工资增幅明显超过普通职工工资。贫富差距不是在逐步缩小而是明显放大,这无疑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收入分配改革宜早不宜迟,方案晚一天出台,矛盾和纠纷就会多积累一点,改革的阻力和难度也会多增长一分。

  然而,收入分配改革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从宏观来看,收入分配涉及到财政、税收、社保等等诸多领域,与个税改革、养老金改革、国企改革等政策如何厘清界限、衔接配套,考验顶层设计的大智慧和大魄力;从微观来讲,收入倍增计划怎样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中小企业的生存与活力会否受到影响,也需要决策者拿出“庖丁解牛”的本领,抽丝剥茧,理清头绪。

  同时,任何一项改革,都会遇到既得利益的阻挠。对于收入分配改革来说,“控高”是重点和难点,涉及到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以及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虽然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36条”,但现实情况是,民资进入一些垄断领域仍存在“玻璃门”、“弹簧门”等现象,垄断行业更是运用自己强大的话语权和决策的影响权,为民间资本的进入层层设阻。另一方面,统计显示,在有的国有垄断企业中,正式在编职工的人数不到8%,工资收入却占总额的50%。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同工同酬”,不出所料地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对于收入分配改革这座大厦来说,当前最重要的是先把地基打牢,框架打好,而不是讨论铺什么样的地砖,刷什么样的墙漆。同时,我们也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贫富差距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同样,收入分配改革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正如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所言,对改革思路中那些很难达成共识的暂放一边,集中对那些已经达成共识的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对那些逐步能够达成共识的抓紧加强沟通、交流,争取形成共识制定措施。

  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或许不够具体,但能够出台落地就可喜可贺,一切问题不妨先改起来再说。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重要的是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航线,顺利抵达成功彼岸。

(责编:赵晶、朱书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