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執行院長
劉元春:思想力是智庫靈魂>>詳細
這種新的人才流動方式應成為我國智庫人才流動的一大特點。它的基礎是建立完善的人才選拔制度,通過首席專家制、團隊滾動制、智庫科研崗、高級研究員、專職智庫助理、市場聘任制等制度創新,構建起長短結合、專職與聘任結合、“走出去”與“引進來”結合、體制內與體制外結合、學術與智庫結合的適合智庫發展的人才體系。這既保証了智庫研究在專門領域的持續性,又保証了資政研究所需要的靈動性。對高端智庫而言,可以搭建政府官員到智庫交流的新通道,通過設立有針對性的治理研究項目,讓政府官員帶著問題到智庫開展短期專項研究,智庫為其對接相關領域學者作為聯合研究人員並提供理論指導。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
王文:青年學者應在時代召喚下勇扛重任>>詳細
當下中國學術界涌現出不少后起之秀,但與前輩學者同期水平、與國際同輩學者表現相比,整體上存在較大差距,沒有達到社會期待,難以及時滿足國家需要。目前中國各個重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的學科帶頭人,很多在30∼40歲已頗有建樹。比如,20世紀80年代初的農村、城市改革,20世紀90年代初的初期市場化改革,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應對與2001年“入世”談判等,都有青年學人的身影。歐美發達國家的青年學人也英才輩出。21世紀初的重要國際政治理論家溫特40歲出版了《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歐元之父”蒙代爾32歲出版了尋求經濟一體化下最優貨幣原理的代表作《國際貨幣制度:沖突和改革》。
湖南省社會科學院國家治理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周湘智:我國智庫建設發展趨勢前瞻>>詳細
發展形態多樣化。未來智庫建設將形成以官方智庫為主導、以高端智庫為龍頭、以社會智庫為補充的基本格局,呈現多樣化發展、共同繁榮的局面。社會各界對智庫多樣化表現出足夠的包容性,民間智庫發展會有更好的環境。隨著我國在世界上的影響不斷增強,智庫的國際化建設將會快速推進,相當一部分智庫尤其是北京、上海的智庫將把研究視野拓展到研究中國與世界的關系上,配合國家戰略同步開展研究、建言獻策。以我國為主導的國際智庫聯合體將應運而生,類似“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等跨國合作的智庫組織將有所增加。研究方式專業化。未來專業型智庫會越來越多,智庫開展分業化、精細化、定制化研究將成為常態。
南京大學教授、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雙傳學:以智庫全程化參與助推科學化決策>>詳細
暢通供需渠道,搭建互動平台。當前,我國改革開放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需要更加注重頂層設計。頂層設計“失之毫厘”,基層落實就可能“謬以千裡”。決策部門要自覺加強制度建設,在公共政策研究與設計環節,要主動借力智庫、問需智庫。一是搭建決策需求發布平台。智庫是提供決策咨詢產品的,它的發展首先取決於滿足社會需求的程度。黨委政府和實際工作部門要善於出題目、主動設議題,引導智庫聚焦現實開展研究。重大政策出台前,可通過適當渠道向智庫公布,讓智庫知曉,讓智庫積極參與,在匯聚眾智、集思廣益中確保政策設計的前瞻性與科學性。
智庫,作為重要的智慧生產機構,是一個國家思想創新的泉源,也是一個國家軟實力和國際話語權的重要標志。隨著智庫在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際事務的處理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發展程度正成為一個國家或地區治理能力的重要體現。讓我們為建設高水平、國際化的智庫不斷努力,促進中國智庫不斷取得新成就。
【本期編輯:沈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