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白景明:改革最大亮點在於明確“施工進度”
>>詳細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點在於推進三個方面的改革:一是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現代預算制度﹔二是深化稅收制度改革建立科學的稅收制度體系,充分發揮稅收的職能作用﹔三是調整中央和地方政府間財政關系,進一步理順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
在白景明看來,這次方案的最大亮點在於為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給出了明確的時間表,側重於具體操作層面。他分析稱,“在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領域當中,財稅領域應為較早出台總體方案的,核心原因在於財政收支覆蓋所有領域,其制度變革一方面能支撐其他方面改革,另一方面也可為其他方面改革創造條件。”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
孫立堅:中央財稅體制改革 要讓所有政府支出在陽光下透明
>>詳細
財稅體制改革是一場牽一發動全身的硬仗,這個“硬”的含義在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看來就是要轉變政府職能。“中國未來可持續經濟增長的命運關鍵就在於轉變政府職能,充分調動市場的活力。如果地方政府還是在現有的政績考核機制下面,過度從追求事權的過程當中實現自己政績的話,就可能會利用現有的灰色金融體系來解決政府缺少的資金問題。所以中央財稅體制一定要改變,要讓所有政府支出在陽光下透明,接受所有納稅人的監管,加快建立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現代預算制度,解決過去地方政府先蓋樓、后倒逼中央政府掏錢的頑疾,建立硬約束的體制。”
經濟學博士,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
張德勇:未來財稅體制改革應從理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劃分入手>>詳細
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張德勇表示,財稅改革的重點在於調整中央和地方之間的財政關系。營業稅改增值稅后,中央和地方收入如何分配,地方財政收入如何保証成為當下面臨的緊迫問題。從此前的情況來看,地方政府一直認為其財力不能夠滿足正常的需要,因此在有些地區出現較大規模的地方舉債。未來應該從兩個方面來改革以理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劃分,即中央應當上收一部分支出責任,減輕地方政府的負擔﹔同時給地方增加一定的財力。
張德勇認為,調整中央和地方之間的財政關系既是重點又是難點,難點在於涉及利益格局的再分配。他還表示,具體來看,營改增依然是稅制改革的重點。
媒體: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企業期待>>詳細
地方事權與財權不匹配帶來的突出后果,一是諸多政府基金向企業伸手盡乎於荒誕,巧立名目讓人無可奈何﹔二是企業“費負”重到常人難以理喻﹔三是過重“費負”必導致大量資本逃離實體經濟,進一步惡化經濟結構。
要想從治本層面真正把企業“費負”降下來,必須對已施行20年的“分灶吃飯”財稅作大修大補,按中央與地方所擔當的實際責任多少,重新劃分政府間事權和支出責任,使地方的事權與財權大致匹配,如此才能切斷地方政府伸向企業的“不義之手”。
媒體:擴支出+促改革 積極財政政策有望持續加碼
>>詳細
民生証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認為,本輪財稅改革有兩大重點。一是結構性減稅,助力調結構、穩增長。擴大營改增試點范圍至鐵路運輸、郵政服務、電信及一些生活服務業。繼續加大小微企業減稅力度,包括進一步降低企業所得稅率,降低優惠門檻。二是調整中央和地方的財政關系,為地方政府減負。管清友表示,2014年財稅改革再出發,目標是遏制地方債務擴張沖動,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加快結構調整,優化資源配置。
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的具體方向在萬眾矚目中落地。《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的通過,標志著我國財稅體制改革有了明確的政策方向與完成時間。專家指出,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事關長遠的制度創新,打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頭炮,對於建立現代財稅制度、完善地方政府舉債監管等問題都具有深遠意義。
推進財稅體制改革,不僅是為了推動經濟的健康發展,加速建立科學優化的市場結構,更是有助於社會的和諧和公正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
【本期編輯:萬鵬 實習生 陸家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