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專家:從三方面入手 放大反腐敗“分母效應”
2013年04月15日08:44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人民網北京4月15日電 (記者 萬鵬) 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2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從權力源頭上遏制腐敗,加強反腐敗制度建設。今日,《人民日報》刊發署名為張垚的文章,筆者指出,反腐敗由於各種復雜因素的影響,現實生活中還存在“監督缺位”、“監督打盹”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應從三方面放大反腐敗的“分母效應”。

筆者指出,腐敗的實質是權力的濫用,沒有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這是歷史經驗的總結。在這個問題上,有這樣一個公式:腐敗=(壟斷+暗箱操作-公眾參與)/監督。根據這個公式,作為分母的“監督”值越大,腐敗的可能性就越小。這種反腐敗的“分母效應”是被歷史事實証明了的。俄羅斯歷史學家羅·亞·麥德維杰夫在論及蘇共垮台、蘇聯解體的原因時指出,一些不太堅定的共產黨員有了權之后,開始濫用自己的權力,在他們的行為中開始出現和共產黨人格格不入的一些症候:高傲起來,輕視勞動人民的利益,出現官僚主義。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從表面上看,蘇聯的各級監督機構和人員並不少,但實際上它們並沒有有效履行職能、發揮作用。這說明,反對和防止腐敗,必須加強對權力的監督,放大反腐敗的“分母效應”。

進一步完善監督體系。應該說,目前我國對權力的監督形式是不少的,有黨內監督、民主監督、法律監督、輿論監督等,在干部人事、司法執法、行政審批、財政金融、國有資產等方面也有相應的監督。但是,各種監督及監督機構還缺乏整體性和有機聯系,因而存在“監督缺位”的情況。這就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創新體制機制,形成相互支撐、協調運行、完備高效的監督體系。

進一步形成監督合力。有了完善的監督體系,解決了“監督缺位”問題,還需要各監督機構真正發揮作用、形成合力,解決“監督打盹”問題。這需要從縱和橫兩個方向努力。縱向上,把自上而下、平行和自下而上的監督更好地結合起來,實現權力運行監督不“空檔”﹔橫向上,把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督更好地結合起來,實現權力運行監督無“斷點”。

進一步暢通監督渠道。人民群眾是最痛恨腐敗的,他們中也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和力量。提高反腐倡廉建設成效,需要進一步暢通群眾監督渠道。比如,應著眼於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加大推進信息公開、推行決策聽証、開展施政評議等的力度,切實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監督的渠道越多,監督的“死角”就越少,腐敗滋生的空間就越小。

林喆:中紀委二次全會的關鍵詞與亮點

邵景均:反腐敗不講紀律不行

周淑真:三個“絕不允許”顯示了中央的決心和魄力

黃葦町:建設廉潔中國的進軍號角

李民:從制度建設入手根治公共權力濫用

建設廉潔政治的動員令——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傳遞反腐倡廉新信號

專家:“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執行力決定公信力

周新民:把拒腐防變的堤壩筑牢在“腦袋”裡

姜明安就反腐敗“頂層設計”答人民網記者問

林喆:網絡反腐的五大人群辨析

林喆:如何認識“反腐反腐,越反越腐”的怪圈

林喆:構建拒腐防變制度體系的關鍵環節

(責編:萬鵬、趙晶)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 思想縱橫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