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在把握好集體與個體、集權與民主、封閉與開放之間關系的基礎上,才能更加全面地理解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也才會有堅實的支撐。
2012年11月,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參觀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向世人宣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最偉大的中國夢。一時間,這個“中國夢”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
早在新千年之初,江澤民就講到,中華民族將在完成祖國統一和建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上實現偉大的復興﹔胡錦濤也曾在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講話中,提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個“堅定不移”﹔而習近平則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夢”聯系在一起。
較之目標和任務,“夢”更有畫面感,更能激起人內心的憧憬和行動。與許多國家用宗教信仰去營造另一個世界的“夢境”不同,中國人對“彼岸世界”考慮不多,更多關注現實的“此岸世界”,訴諸現實世界去尋找活著的意義。這就需要用一個夢想去整合不同國人的共同價值觀。一個好的夢想總是可以凝神聚力,特別是在一個價值多元的社會,用一個夢去最大限度地表達國民的共同認同,對國家、對個人都有積極意義。
從積極進取的角度看,討論“中國夢”要比討論“中國模式”有價值。且不論有沒有所謂“中國模式”,相對於“中國模式”對過去成就的沾沾自喜和對外輸出發展模式的驕傲自滿,“中國夢”至少是面向未來的,意味著完善、改進和提高。而這種不被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虛榮所迷惑的心態,對國人保持清醒、實干興邦更有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