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調建立農村公共服務的長效機制,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一大亮點。”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告訴記者,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要“積極推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如何實現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呢?關鍵在於“改進農村公共服務機制”,著眼點放在了機制上。
“改進農村公共服務機制,對於推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的意義,需要結合我國農業農村發展新形勢來理解。”宋洪遠說。伴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推進,我國農業農村發展正在進入新的階段,農村社會結構正加速轉型,城鄉正加快融合。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動,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任務艱巨,建立城鄉要素平等交換機制的要求更為迫切。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推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是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有效途徑,最近幾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有所強調和涉及,最近幾年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效,目前亟待建立長效機制。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加快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著力在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推進一體化,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屬於市場經濟范疇,應交由市場解決。推進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則屬於政府職責,應由政府解決。政府如何解決?當然還是建立機制保障,改進農村公共服務機制。
那麼,如何改進農村公共服務機制呢?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明確要求,即“按照提高水平、完善機制、逐步並軌的要求,大力推動社會事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向農村傾斜,努力縮小城鄉差距,加快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水平”是總的要求,“逐步並軌”是努力方向,“縮小城鄉差距,加快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奮斗目標,而“完善機制”則是有效手段。
具體地講,是從四個方面入手——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農村社會事業,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
關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宋洪遠認為有三大重點。其一,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覆蓋力度,逐步建立投入保障和運行管護機制。其二,制定專門規劃,啟動專項工程,加大力度保護有歷史文化價值和民族、地域元素的傳統村落和民居。其三,不提倡、不鼓勵在城鎮規劃區外拆並村庄、建設大規模的農民集中居住區,強調不得強制農民搬遷和上樓居住。
宋洪遠說,公共財政向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傾斜,從前幾年就已經開始,今年中央一號文件落腳點放在了建立投入保障和運行管護機制上。近年來,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紛紛拆舊房蓋新樓,大量傳統村落和民居正加速消失,另外,新農村建設中少數地方存在強制農民上樓現象,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保護傳統村落和民居、不得強制農民搬遷和上樓,非常及時,意義重大。
最近幾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和中央有關農村的政策,對於改善農村辦學條件、提高農村醫療水平、完善農村養老和社會保障制度,都提出了要求,也採取了不少措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繼續聚焦農村教育、醫療服務、養老保險、最低生活保障,不同之處是,提出設立專項資金,對在連片特困地區鄉、村學校和教學點工作的教師給予生活補助﹔繼續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府補助標准,積極推進異地結算﹔研究探索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與其他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整合的政策措施﹔有條件的地方研究制訂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相對統一的標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