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 周紀二》中記載了齊王與魏王比寶的故事。齊威王和魏惠王打獵時在郊外相遇,魏惠王說:“寡人國家雖然很小,但有十枚直徑一寸、能照亮前后各十二輛車的明珠,您齊國那麼大,有什麼寶呢?”齊威王回答道:“寡人當作寶的和您的不同。我臣有檀子,讓他守南城,則楚人不敢來犯﹔我臣有盼子,讓他守高唐,則趙人不敢到我河流中捕撈﹔我吏有黔夫,讓他守徐州,趙人自願遷徙來服從它管轄的有七千余家﹔我臣有種首,讓他防備盜賊,則路不拾遺。”齊王的意思就是他擁有了檀子、盼子、黔夫、種首這四名賢才,任何珠寶都無法與之相比,再大再多的明珠又怎麼能夠比得上。
齊王和魏王的這段對話,表明的是兩國統治者對待人才和財富的兩種不同態度。齊王好賢臣,而魏王好珠寶。至於兩者的優劣,荀子有很貼切的評價。《荀子?君道》有雲:“明主急得其人,而暗主急得其勢。急得其人,則年俟而國治,功大而名美,上可以王,下可以霸﹔不急得其人,而急得其勢,則身勞而國亂,功廢而名辱,社稷 必 危。”荀 子 這 裡 的“勢”,應當就是指財寶和勢力,就是我們現在通常所說的有錢有勢的意思。荀子的這段話,闡述的是謀才謀勢與興國事敗的關系,即謀才者國必興旺,求財者事易衰敗。齊威王好才,求賢若渴,從善如流,齊國人才濟濟,除了有上述四能臣之外,還有田忌、孫臏等等,在齊威王36年的治理之下,齊國富裕強盛,成為戰國七雄之首。魏惠王好“勢”,重物輕人,雖然珠寶充盈、金銀滿屋,卻讓吳起奔楚,孫臏奔齊,賢才喪失殆盡。最終齊魏交惡,齊威王啟用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而魏惠王國中無賢臣,軍中無良將,不得不啟用心胸狹窄、嫉賢妒能的龐涓,在桂陵、馬陵之戰中慘敗,最終“功廢名辱”。從此一蹶不振,直至滅亡。
早在西漢時期,漢景帝就已經深刻認識到:“黃金珠玉,飢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絲麻。”三國時的韋誕,有“仲將之墨,一點如漆”之稱,這一美譽逐漸成為“千金易得,一將難求”的民族共識。才與財,音同義異,高下之分,並不難辨。然而,時至今日,仍有少數人、少數地方,特別是少數領導干部,舍本逐末。把錢與勢放在人才的前面,認為財能招才,勢能屈人,可是招來的不是真才,而是貪財好利的小人。
以正當的手段求財求富無可厚非,但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財富是人創造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才能凝聚人氣,感召賢才,保護好財富,創造出更多的財富,任何時候都不能本末倒置。當前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門中之所以還存在選人用人的不正之風,是因為沒有認清“得人”事興、“得勢”事敗的必然性,選人用人看資歷論資排輩,看背景攀龍附鳳,甚至把選人用人當成謀取個人好處的手段,借干部調整、人事調動之時行賄受賄,雁過拔毛。這種“才”“財”倒置、以“勢”選人的錯誤做法雖然能獲得表面的和諧和一時的好處,但從長遠講將會導致國家利益受損。
|